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形式:

诗词简介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是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全诗八句共四十个字,是在渤海王子学成归国,作者热情相送时所作。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注释

渤海:即渤海王国,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的,结合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地域在今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

“疆理虽重海”句:《左传》:“宾媚人对晋曰:‘先王疆理天下。’”意思较多,此处指疆域。

“车书本一家”句:南朝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秦始皇统一全国,“书同文,车同轨”,后代史家多以“车书一家”表示统一。这里指唐与渤海本就是一国家人。

中华:指中原地区。

“定界分秋涨”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定界在今天青海湖东日月山,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气候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秋涨:泛指因秋雨而高涨的江河。由于我国大陆性和海洋性的地理分布特点,使得东部及东南地区呈现出很强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古代历法采用阴历,7-9月份为秋季,约相当于今天公历的8-10月份,根据我国季风推进的规律,7-8月份正值黄淮、东北地区雨季,9月份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雨季,此时该区域秋水泛涨,与西北地区乾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秋涨”在此处泛指降水具有显著季节变化特征的地域。结合上文“定界”的释义可知,此句蕴含了这样的信息:定界这个地方划分了东西两地不同的季节性气候,过了此地便进入了气候特征完全不同的季风气候区,而渤海国在今天的黑龙江、吉林一代,季风性显著,意指进入到与故国同一气候之地,渤海国摇首可望,故有下句“开帆到曙霞”。

九门:典故名,含义比较多,主要有指禁城中的九种门,借指宫禁、天子;亦指天门,借指九天等。

风月:意即清风明月,也指声色场所,风骚、风情。唐《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收录诗词(395)

温庭筠(唐)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唐朝-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形式:

望江南

唐朝-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形式:

新添声杨柳枝

唐朝-温庭筠

【其一】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形式:

菩萨蛮

唐朝-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形式:

更漏子

唐朝-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形式:

梦江南

唐朝-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形式:

送人东游

唐朝-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形式:

商山早行

唐朝-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形式:

瑶瑟怨

唐朝-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形式:

苏武庙

唐朝-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