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上阕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上阕辞采密丽,下阕疏淡流畅,一密一疏,一浓一淡,情感变化发展自然。

翻译

玉炉散发着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

鬓(bìn)云:鬓髮如云。

衾(qīn):被子。

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空阶滴到明:语出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

评注

宋·胡仔《苕溪渔丛话》后集卷十七: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玉炉香》一首尤佳。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徐士俊:「夜雨滴空阶」,五字不为少;此二十三字不为多。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卷一》:子野句「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似足该括此首,第观此始见其妙。

明·李廷机《草堂诗馀评林》:前以夜阑为思,后以夜雨为思,善能体出秋夜之思者。

清·谭献《潭评词辨·卷一》:「梧桐树」以下,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

清人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八:温尉词当看其清真,不当看其繁缛。……「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语弥淡,情弥苦,非奇丽为佳矣。

清·陈廷焯《云韶集·卷一》: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结三句开北宋先声。又《白雨斋词话》评曰:不知「梧桐树」数语,用笔较快,而意味无上二章之厚。又《词则·大雅集》评曰:后半阕无一字不妙,沉郁不及上二章,而凄警特绝。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寻常情景,写来凄婉动人,全由秋思离情为其骨干。宋人「枕前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本此而转成淡薄。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不为设色所累者,寥寥可数也。温、韦并称,赖有此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离情,浓淡相间,上阕浓丽,下阕疏淡。通篇自画至夜,自夜至晓。其境弥幽,其情弥苦。上阕,起三句写境,女三句写入。画堂之内,惟有炉香、蜡泪相对,何等凄寂。迨至夜长衾寒之时,更愁损矣。眉薄鬓残,可见展转反侧、思极无眠之况。下阕,承夜长夹,单写梧桐夜雨,一气直下,语浅情深。宋人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从此脱胎,然无上文之浓丽相配,故不如此词之深厚。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后半首写得很直,而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依然含蓄;谭意或者如此罢。

收录诗词(395)

温庭筠(唐)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唐朝-温庭筠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形式:

望江南

唐朝-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形式:

新添声杨柳枝

唐朝-温庭筠

【其一】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形式:

菩萨蛮

唐朝-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形式:

更漏子

唐朝-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形式:

梦江南

唐朝-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形式:

送人东游

唐朝-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形式:

商山早行

唐朝-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形式:

瑶瑟怨

唐朝-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形式:

苏武庙

唐朝-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