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形式:

诗词简介

唐代饮茶风气日炽,上自权贵,下至百姓,皆崇尚茶当酒。茶宴的正式记载见于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与赵莒一块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但不像“竹林七贤”那样狂饮,而是以茶代酒,所以能聚首畅谈,洗净尘心,在蝉鸣声中谈到夕阳西下。钱起为记此盛事,写下这一首《与赵莒茶宴》诗。

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饮过之后,已浑然忘我,自我感觉脱离尘世,红尘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了无痕。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除了令人神往的竹林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蝉与竹一样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洁高志的意象之一,蝉与竹、松等自然之物构成的自然意境是许多文人穷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注释

竹下忘言:《晋书·山涛传》:“(山涛)与嵇康、吕安善,后与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

忘言:彼此心领神会,无需言语,就已默契。

紫茶:紫笋茶,唐代著名的贡茶,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和江苏宜兴的接壤处。

羽客:道士。

尘心:心为世俗事务所牵累,谓之尘心。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

片影:一片树影。

收录诗词(436)

钱起(唐)

钱起简介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相关古诗词

与赵莒茶宴

唐朝-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形式:

省试湘灵鼓瑟

唐朝-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形式: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朝-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罗径,昨与故人期。

形式:

赠阙下裴舍人

唐朝-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形式:

送僧归日本

唐朝-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形式:

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

唐朝-钱起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形式:

沭阳古渡作

唐朝-钱起

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

牧牛避田烧,退鹢随潮风。

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

翩翩青冥去,羡彼高飞鸿。

形式: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

唐朝-钱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

玉銮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

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形式: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

唐朝-钱起

万点瑶台雪,飞来锦帐前。

琼枝应比净,鹤发敢争先。

散影成花月,流光透竹烟。

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

形式:

山斋独坐喜玄上人夕至

唐朝-钱起

舍下虎溪径,烟霞入暝开。

柴门兼竹静,山月与僧来。

心莹红莲水,言忘绿茗杯。

前峰曙更好,斜汉欲西回。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