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临高阁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上阕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阕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全词两阕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翻译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栖鸦: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北宋·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雲去,暮与栖鸦归”。

闻:杨金本《草堂诗馀》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

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

西风:《全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编补。即秋风。此处喻指金兵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对南宋发动南扰、东进之攻势,而作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风“催”遏的背景之下。

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另说,“衬”,施舍,引申为帮助。

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落既可指妻妾的丧亡,亦可指丧夫。

“西风催衬梧桐落”句:秋风劲吹,帮助即将凋落的梧桐叶更快飘落了。

又:杨金本《草堂诗馀》作“天”。

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

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还(huán):仍然。另说,当“更”讲。

评注

杨恩成《李清照词鉴赏·读〈忆秦娥〉》:“烟光薄”一句,是个“联珠体”的句式。它是“忆秦娥”这个词牌限定的,但又不是形式上的简单重复。特定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这种重复,可以起承上启下、层层递进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词人正是借用这个重複的画面,把自己的临高阁时满腹惆怅的情怀再次渲染出来,使景物更富于浓厚的感情色彩,增强了抒情的艺术效果,并以这种情景为纽带,转入另一种境界。

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这应是李清照晚年经受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后的词作。从内容上看,亦并非“咏桐”。上阕写景。起笔写远望,“乱山平野”,景象不堪;再写近闻,栖鸦聒噪,暮天号角,隐然有山河荒残之痛,心怀凄凉之悲。下阕言情。先写室内,“断香残酒”,已自心怀不好;再写室外,西风萧瑟,梧桐叶落,心怀更加悲凉。

收录诗词(97)

李清照(宋)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形式:

醉花阴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形式:

声声慢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形式:

行香子 · 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形式:

点绛唇 · 蹴罢秋千

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形式: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宋代-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形式:

摊破浣溪沙

宋代-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形式:

浪淘沙

宋代-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形式:

如梦令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形式:

鹧鸪天 · 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