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呈洛滨、筠溪二老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形式:

诗词简介

该词上阕着重写景,寓情于景;下阕着重抒情,曲折地表达出仕途的险恶与中原未复怅惘情绪。

起二句刻画出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而“啼”字和“落”字,又显示出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意趣激发了同篇的活力。一个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鸣叫,仿人读来历历在目,如闻其声。这种宁静的境界与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异曲之妙。词中这二句是化用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的诗句。清王嗣奭《杜肊》解“檐花落”云:“檐水落,而灯光映之如银花。”非常接近于事实。

“乍凉”二句承上,从户外幽静之境转而到室内境况。秋雨连绵,靠近帘幕就感到寒气逼人,屋内香炉里散发着轻盈的烟缕,袅袅直上,萦绕在屏风的上端。词人由远及近,刻画生动,具体入微,把听觉、感觉、视觉组合在一起,增强了词人的立体感,这样也就着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境界。

下阕抒情,词人倾吐了蕴藏在心灵深处的难以直言的思绪。“堪恨”二句,以“归鸿”作比喻,说明心事难寄。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但这里是写征鸿的情意如那秋云一样淡溥,不肯传书,所以显得可恨。这与李清照《念奴娇》:“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意境相接近,而一“恨”字,感情色彩更为强烈。“秋云薄”是用杜甫《秋霁》:“天际秋云薄,从西万里风”的诗句。朱敦儒在《西江月》中写到:“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如秋云。”因此,词人在这里埋怨征鸿情薄,蕴含着复杂的人情世态的深层用意。

“书难托”三句,从上句“堪恨”而来,正因于“征鸿”不传书信,而金兵占领中原,所以难以寄言,因此又谁能理解,作者的万千心事呢?词人在《兰陵王》词中说:“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在这令人恼而又相思的岁月里,既无法寄声传语,那就让忘掉过去的一切,任凭自己的寂寞无聊吧以此来打发岁月。

这首小令寥寥四十一字,但写得概括,凝练、疏隽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觉使人动情,全词缘情设景,笔力委婉曲折,抒发了词人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愁恨之情,更显得意境沉郁深厚。

翻译

在一个夜色沉沉的清秋晚上.只听见暗处的蟋蟀在屋檐前落花的地方鸣叫。夜深靠近帘幕就感到一股凉意忽然透出,室内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烟,轻盈地缭绕在屏风的一角。

心里不免怨那些归来的鸿雁,它们的睛意犹如秋云那样单薄,不肯传递书信。书信难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给寂寞吧.那就忘记了从前的约会。

注释

呈:奉献给。

洛滨:即富柔直,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宋钦宗靖康初年(公元1126年)赐进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后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便被罢职。晚年游览于山水之间,与苏迟、叶梦得、张元干等一块游玩吟唱。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去世。

筠溪:即李弥逊,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进士。南渡后以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后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与张元干、富柔直等吟唱游玩。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去世。

暗蛩(qióng):在暗处藏身的蟋蟀。蛩,蟋蟀。

檐花落:屋檐上的水流下来,在灯光的照映下就像银花一般。

香:蕙香,此指由香炉里冒出的香烟气。。

屏山:屏风。

鸿:大雁。

书:信。

尽交:即尽教、听任之意。宋时方言

收录诗词(423)

张元幹(宋)

张元幹简介

张元幹,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幹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宋代-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形式:

兰陵王

宋代-张元幹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言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形式:

石州慢

宋代-张元幹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在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形式:

卜算子(其二)

宋代-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形式:

点绛唇 · 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宋代-张元幹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形式:

点绛唇 · 呈洛滨、筠溪二老

宋代-张元幹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形式: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宋代-张元干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

形式: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宋代-张元干

北客多流落,东村更寂寥。

肯同清夜梦,不待故人招。

月挂荒园竹,霜飞独木桥。

听鸡休起舞,且共论天骄。

形式: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宋代-张元干

莫叹交游晚,相期岁月深。

秋来初识面,老去要知心。

灯火须更仆,杯盘取自斟。

平生王霸术,袖手有微吟。

形式:

次韵奉和平叔亭林至日之什

宋代-张元干

云物果何好,客愁今更新。

坐来江月白,兴在雪篱春。

我辈且同酌,公诗殊出尘。

莫思淮海上,黑帜杂黄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