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诗词(22)

张维屏(清·1780~1859)

张维屏简介

清广东番禺人,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珠海老渔。道光二年进士。历官黄梅、广济知县、南康知府。于经义、古文、骈体、词曲、书法、医学,无不究心。尤工诗,与黄培芳、谭敬昭称“粤东三子”。所作《三元里》、《三将军歌》等,反映鸦片战争中抗敌英杰,尤足称道。有《听松庐诗钞》、《松心诗录》、《松心文钞》、《艺谈录》、《国朝诗人征略》等。

张维屏古诗词大全

雨泊波罗坑

旅食路方永,独眠寒易侵。

春江流客梦,夜雨滴乡心。

烟湿帆移墨,村荒药抵金。

滩回风益怒,未碍裹头吟。

形式:

客梦

客梦随川曲,羁愁逐夜长。

枕边千里水,篷背五更霜。

村小鸡声冷,庖丰麂肉香。

道旁闻说虎,猎火近前冈。

形式:

上元后三日同金茂园胡蔚岩汪总中买舟过冯子皋森竹园

春在山颠又水涯,一枝柔橹划涟漪。

暖风吹我意常醉,村路引人行不疲。

鸡犬声从深树认,田园味让老农知。

菜花香处柴门掩,写出储王画里诗。

形式:

都门秋思

天半清霜压怒雕,嵯峨楼观倚丹霄。

白河雁去传秋信,紫禁人归赋早朝。

梦里蓬蒿蜗舍远,眼中尘土马蹄骄。

思乡怀古愁如海,转觉名心似落潮。

形式:

都门秋思

刀剪能伤独客心,授衣时节怕登临。

千秋叶落群鸦舞,五夜风来万马吟。

种地几人收白璧,筑台从古重黄金。

哀丝豪竹朱门里,秋老都成变徵音。

形式:

山村春晓

鸡鸣山外村,村树晓烟碧。

人行细雨中,一路看春麦。

形式:

新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形式:

三元里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形式:

三将军歌并序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

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

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数点首。

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轰巨炮烧夷兵。夷兵入城公步战,炮洞公胸刀劈面。

一目劈去斗犹健,面血淋漓贼惊叹。夜深雨止残月明,见公一目犹怒瞪,尸如铁立僵不倒,负公尸归有徐保。

陈将军,福建人。自少追随李忠毅,身经百战忘辛勤。

英夷犯上海,公守西炮台。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

公方血战至日旰,东炮台兵忽奔散。公势既孤贼愈悍,公口喷血身殉难。

十日得尸色不变,千秋祀庙吴人建。我闻人言为此诗,言非一人同一辞。

死夷事者不止此,阙所不知诗亦史。承平武备皆具文,勇怯真伪临阵分。

天生忠勇超人群,将才孰谓今无人?呜呼将才孰谓今无人,君不见二陈一葛三将军!

形式:

登黄岩绝顶

姊妹石娟娟,回看锁碧烟。

云深僧梦稳,壁峭客身悬。

舄下走飞瀑,杖头开洞开。

文殊峰上立,孤塔共巍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