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上片述时事。“梦绕神州路”四句为第一层,写中原沦陷的惨状;“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为第二层,严词质问悲剧产生的根源;“天意从来高难问”至“送君去”为第三层,感慨时事,点明送别。下片叙别情。“凉生岸柳销残暑”至“断云微度”为第一层,状别时景物;“万里江山知何处”至“书成谁与”为第二层,设想别后之心情;“目尽青天怀今古”至最后为第三层,遣愁致送别意。全词感情慷慨激昂,悲壮沉郁,抒情曲折,表意含蓄。

翻译

我辈梦魂一直萦绕着未复的中原。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您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要送您别去,此情能向谁倾诉!

我与您在水畔饯别,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一丝凉气。直到银河斜转,只见天上的星儿一眨一眨地出现,云儿漂浮。此别之后,不知胡公流落之地,在何所,想像也感到困难,相距万里,想在一块儿共吐心事,如朋友、兄弟之故事,已经是不可能了!雁之南飞,不逾衡阳,而今新州距离衡阳几许?宾鸿不至,书信将凭谁寄付?辞意俱尽,遂尔引杯长吸,且听笙歌《金缕曲》。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

胡邦衡:即胡铨,字邦衡,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时进士,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反对与金议和,忤秦桧,一再被贬。

待制:宋时官名。

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

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故宫:指汴京旧宫。

离黍:亡国之悲。

底事:犹言何事。底,何。

昆仑倾砥柱:传说昆仑山有天柱,天柱崩则天塌。

九地黄流乱注:黄河中有砥柱,砥柱崩则黄水泛滥。此皆九州覆灭之灾也。

狐兔:语出范云《渡黄河》诗,“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谓荒凉无人也。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句:暗指帝心难测。

南浦:本义为南面水边,后常用以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有“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曰“愿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江淹《别赋》有“送君南浦”。张铣注曰“南浦,送别之地”。

耿:通“炯”,光明。

斜河:银河。

“万里江山知何处”句:胡铨远贬至广东,故云。

回首:回想。

对床夜语:指朋友间长夜深谈,亲密相处。

“雁不到、书成谁与”句:胡铨贬所在新州(今广东新兴),雁飞不到,借指别后音信难通。谁与,寄给谁。

儿曹:儿辈。

恩怨相尔汝:语出韩愈《听颖师弹琴》“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谓儿女亲昵之语也。

大白:酒杯。

金缕:即《金缕曲》,又名《贺新郎》,即指此词。

评注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曾噩《芦川词序》:绍兴议和,今端明胡公铨上书,请剑欲斩议者,得罪权臣,窜谪岭南。平生亲党避嫌畏祸,唯恐去之不速,公作长短句送之,微而显,哀而不伤,深得三百篇讽刺之意。非若后世靡丽之词,狎邪之语。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类皆慷慨激烈,发欲上指。词境虽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张德瀛《词徽》:张仲宗《贺新郎》:“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皆所谓拨地倚天,句句欲活者。

收录诗词(423)

张元幹(宋)

张元幹简介

张元幹,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幹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 送胡邦衡待制

宋代-张元幹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形式:

兰陵王

宋代-张元幹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言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形式:

石州慢

宋代-张元幹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消肌雪。孤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在归时说。到得再相逢,恰经年离别。

形式:

卜算子(其二)

宋代-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形式:

点绛唇 · 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宋代-张元幹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还知否?燕将雏去,又是流年度。

形式:

点绛唇 · 呈洛滨、筠溪二老

宋代-张元幹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惊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形式:

次韵唐彦猷所题顾野王祠与霍子孟庙对

宋代-张元干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馀。

形式: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宋代-张元干

北客多流落,东村更寂寥。

肯同清夜梦,不待故人招。

月挂荒园竹,霜飞独木桥。

听鸡休起舞,且共论天骄。

形式:

过宿赵次张郊居二首

宋代-张元干

莫叹交游晚,相期岁月深。

秋来初识面,老去要知心。

灯火须更仆,杯盘取自斟。

平生王霸术,袖手有微吟。

形式:

次韵奉和平叔亭林至日之什

宋代-张元干

云物果何好,客愁今更新。

坐来江月白,兴在雪篱春。

我辈且同酌,公诗殊出尘。

莫思淮海上,黑帜杂黄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