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形式:

诗词简介

《移家别湖上亭》是唐代诗人戎昱在搬家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首句先写湖上旧居的春日风光好,后三句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此诗用字非常讲究情味,所用的拟人化写法也被后人广泛采用。

翻译

最好是春风轻拂景色宜人的湖上亭,亭边柳条摇荡藤蔓攀牵撩惹着离情。

枝头黄莺在这里久住我们几乎相识,将要分别它向我频频啼叫了四五声。

注释

移家:搬家。

好是:一作“好去”。

浑:简直,几乎。

频啼:连续鸣叫。四五声:一作“三五声”。

评注

《本事诗》:韩晋公镇浙西,戎昱为部内刺史。郡有酒妓,善歌,色亦媚妙。昱情属甚厚。浙西乐将闻其能、白晋公召置籍中。昱不敢留,饯于湖上,为歌词以赠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是词。”既至,韩为开筵,自持杯命歌送之,遂唱戎词。曲既终,韩问曰:“戎使君于汝寄情邪?”悚然起立,曰:“然。”言随泪下。韩令更衣待命,席上为之忧危。韩召乐将责曰:“戎使君名士,留情郡妓,何故不知而召置之,成余之过!”乃笞之。命与妓百缣,即时归之,其词曰:“好去春风湖上亭……”。

《唐诗绝句类选》:末二句言禽鸟犹知惜别,而所居交情亦良薄矣,与杜子美“岸花飞迷客,墙燕语留人”,皆风刺深厚,意在言外。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极情极语。情也,吾见其厚;语也,吾见其秀。超轶绝伦之诗。

《古唐诗合解》:句句推开,句句牵扯,妙绝。

《而庵说唐诗》:二句句法交互移换,有如此之妙,诗家丘壑,和盘托出(末二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辞意俱不尽。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戎昱简介

戎昱(róngyù),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相关古诗词

移家别湖上亭

唐朝-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形式:

塞下

唐朝-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形式:

罗江客舍

唐朝-戎昱

山县秋云闇,茅亭暮雨寒。

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

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形式:

汉上题韦氏庄

唐朝-戎昱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形式:

闺情

唐朝-戎昱

侧听宫官说,知君宠尚存。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

宝镜窥妆影,红衫裛泪痕。

昭阳今再入,宁敢恨长门。

形式:

玉台体题湖上亭

唐朝-戎昱

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

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形式:

古意

唐朝-戎昱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

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

有泪沾脂粉,无情理管弦。

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

形式:

咏史

唐朝-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形式:

桂州腊夜

唐朝-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形式:

再赴桂州先寄

唐朝-戎昱

玷玉甘长弃,朱门喜再游。

过因才后重,恩合死前酬。

养骥须怜瘦,栽松莫厌秋。

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