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腊夜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形式:

诗词简介

《桂州腊夜》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诗是作者到了桂州第二年的岁暮写的,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前六句由时间的推移,写从深夜难寐、无法入睡到恍惚成眠、梦里思家再到清晓梦断、痴望灯花的过程;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翻译

除夕守岁一直坐到三更尽,回乡之路远隔万里长路狭。

雪花飒飒作响偏落竹林旁,凄寒之夜几番梦回总关家。

破晓的号角替代残夜漏声,孤灯将要燃尽掉落碎芯花。

这两年离家在外跟随骠骑,艰辛劳苦岁暮还滞留天涯。

注释

桂州:唐代州名,治今广西桂林。腊夜:除夕之夜。

赊:遥远。

傍:靠。这里指雪花飘落。

角:号角。分:区分。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

碎花:喻指灯花。北周庾信《灯赋》:“蛾飘则碎花乱下,风起则流星细落。”

骠(piào)骑:飞骑,也用作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作者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

评注

张国举:这首诗语深情重,质朴凝练,是怀乡诗中的上乘之作。(《唐诗精华注译评》)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戎昱简介

戎昱(róngyù),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相关古诗词

移家别湖上亭

唐朝-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形式:

塞下

唐朝-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形式:

罗江客舍

唐朝-戎昱

山县秋云闇,茅亭暮雨寒。

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

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形式:

汉上题韦氏庄

唐朝-戎昱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形式:

闺情

唐朝-戎昱

侧听宫官说,知君宠尚存。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

宝镜窥妆影,红衫裛泪痕。

昭阳今再入,宁敢恨长门。

形式:

玉台体题湖上亭

唐朝-戎昱

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

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形式:

古意

唐朝-戎昱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

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

有泪沾脂粉,无情理管弦。

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

形式:

咏史

唐朝-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形式:

桂州腊夜

唐朝-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形式:

再赴桂州先寄

唐朝-戎昱

玷玉甘长弃,朱门喜再游。

过因才后重,恩合死前酬。

养骥须怜瘦,栽松莫厌秋。

今朝两行泪,一半血和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