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砺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形式:

诗词简介

《二砺》是宋代郑思肖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结合文章背景,可体会出作者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和精神。

翻译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注释

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勾践亡吴计”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包胥哭楚心”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饥虎啮空林”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陆沉:沉沦,沦陷。

收录诗词(398)

郑思肖(宋)

郑思肖简介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所画的兰花,花多叶稀,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其诗多表现怀念故国的浓厚感情,真挚动人。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相关古诗词

寒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形式:

二砺

宋代-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形式:

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宋代-郑思肖

【其一】

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其二】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形式:

五忠咏

宋代-郑思肖

【其一 制置李公(芾)】

举家自杀尽忠臣,面仰青天哭断声。

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

【其二 丞相李公(庭芝)】

大驾迢迢已北行,淮南犹守九州城。

只谋渡海南归国,不意忘躯博得名。

【其三 察使姜公(才)】

杀气盘空白昼阴,始终不变似精金。

直疑碧落三更月,来作将军一片心。

【其四 都统王公(安节)】

健儿三百陷胡尘,匹马孤腾勇过人。

至死执刀唯骂贼,自言不作两朝臣。

【其五 随驾内嫔某氏】

玉殿辞春陷马尘,忍将膻秽污贞身。

能行男子难行事,羞杀朝中投阁人。

形式:

题多景楼

宋代-郑思肖

英雄登眺处,一剑独来游。

男子抱奇气,中原入远谋。

江分淮浙土,天阔楚吴秋。

试望斜阳外,谁宽西顾忧。

形式:

逢陈宜之

宋代-郑思肖

行李苦役役,相逢古润州。

千金一夜醉,四海十年游。

山静鬼行月,宵凉人梦秋。

近闻边事急,畎亩得无忧。

形式:

送友人归

宋代-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形式:

越州飞翼楼

宋代-郑思肖

飞来绝顶上,流盼入无垠。

国土东南阔,山川今古新。

高楼临白日,平地载青春。

直欲蓬莱去,因风问大钧。

形式:

书怀寄孟耐翁

宋代-郑思肖

弓冶学不就,悠悠信所之。

坐看浮世梦,吟白少年髭。

树冷巢营鹊,山晴角解麋。

睹兹岁又晚,而我独何为。

形式:

山中闻鹤

宋代-郑思肖

凉夜坐岩石,飞来白鹤鸣。

星流银弹过,月碾玉轮行。

万里思不极,一天秋更清。

欣然有所得,长啸度蓬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