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翻译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

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洪迈《容斋随笔·卷一》、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作「笼罩」。

四野(旧读y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评注

元好问: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胡应麟:此歌成于信口,正在不能文者以无意发之,所以浑朴苍莽,使当时文士为之,便欲雕缋满眼。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语言浑朴自然,气象苍莽辽阔,如同画家大笔挥洒,顷刻之间,便在笔底出现一幅粗线条的塞外风情画。

收录诗词(43)

无名氏(南北朝)

无名氏简介

相关古诗词

西洲曲

南北朝-无名氏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形式: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形式:

木兰诗

南北朝-无名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形式:

陇上歌

南北朝-无名氏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

骣骢父马铁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百骑俱出如云浮,追者千万骑悠悠。

战始三交失蛇矛,十骑俱荡九骑留。

弃我骣骢窜岩幽,天降大雨追者休,为我外援而悬头。

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阿呼呜呼奈子乎,呜呼阿呼奈子何!

形式:

陇头流水歌辞三首

南北朝-无名氏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形式:

地驱乐歌

南北朝-无名氏

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

形式:

地驱歌乐辞

南北朝-无名氏

青青黄黄,雀石颓唐。槌杀野牛,押杀野羊。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踏地唤天。

侧侧力力,念君无极。枕郎左臂,随郎转侧。

摩捋郎须,看郎颜色。郎不念女,不可与力。

形式:

子夜四时歌之夏歌二十首

南北朝-无名氏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风。吹欢罗裳开,动侬含笑容。

反复华簟上,屏帐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仪。

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

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

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

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郁蒸仲暑月,长啸出湖边。芙蓉始结叶,花艳未成莲。

适见戴青幡,三春已复倾。林鹊改初调,林中夏蝉鸣。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擿。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昔别春风起,今还夏云浮。路遥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四周芙蓉池,朱堂敝无壁。珍簟镂玉床,缱绻任怀适。

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

春倾桑叶尽,夏开蚕务毕。昼夜理机缚,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独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寝。

轻衣不重彩,飙风故不凉。三伏何时过,许侬红粉妆。

盛暑非游节,百虑相缠绵。泛舟芙蓉湖,散思莲子间。

形式:

子夜四时歌之秋歌十八首

南北朝-无名氏

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清露凝如玉,凉风中夜发。情人不还卧,冶游步明月。

鸿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飞。征人难为思,愿逐秋风归。

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合笑帷幌里,举体兰蕙香。

适忆三阳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乐,不觉华年度。

飘飘初秋夕,明月耀秋辉。握腕同游戏,庭含媚素归。

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兰房竞妆饰,绮帐待双情。

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金风扇素节,玉露凝成霜。登高去来雁,惆怅客心伤。

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

自从别欢来,何日不相思。常恐秋叶零,无复莲条时。

掘作九州池,尽是大宅里。处处种芙蓉,婉转得莲子。

初寒八九月,独缠自络丝。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秋爱两两雁,春感双双燕。兰鹰接野鸡,雉落谁当见?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别在三阳初,望还九秋暮。恶见东流水,终年不西顾。

形式:

狐非狐歌

南北朝-无名氏

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