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斋诗话》:「估客」一联,曲尽江行之景,真善写物也。予每诵之。
《批点唐诗》:第四句尤妙,但对上句却浅。五、六迥别。结宛转,极悲。
《唐诗正声》:旲逸一评:次联老江湖语,三联语忽不测,结悲,酷入情。
《批选唐诗》:清通熟爽,是近体佳篇。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景明曰;二联妙。田艺衡曰:乱後之辞,可怜。陈继湍曰:旅思动人。伤感却不作异调,故佳。郭浚曰:情景不堪萧瑟。
《唐诗鼓吹笺注》:总是彻夜未眠急归情绪也,後四句一气赶下,是倒卷(「估客昼眠」二句下)。
《唐风定》:初联世所共称,不知次联更胜。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前解写尽急归神理。言望见汉阳,便欲如隼疾飞,立抵汉阳,而无奈计其远近,尚必再须一日也。三、四承之,言虽明知再须一日,而又心头眼底,不沉忽忽欲云。于是厌他估客,胡故昼眠;喜他舟人,斗地夜语。盖昼眠,便是不思速归之人,夜语,便有可以速云之理也。若衹作写景读之,则既云「浪静」,又云「潮生」,此成何等文法哉!後解言吾今欲归所以如此急者,实为鬓对三湘,心驰万里,传闻旧业,已无可归,而连日江行,鼓鼙不歇,谁复能遣?尚堪一朝乎哉!
《五朝诗善鸣集》:诗有高静之气,故白描而绝远于俚。
《唐诗贯珠》:「浪静」映「公开」,「夜语」由于「晚次」。三、四构句,曲尽水程情景,气度大方精妙。
《唐三体诗评》:何焯云:惊魂不定,贪程难待,合下四句读之,其意味更长。
《唐律偶评》:前半极写归心之迫,却不露所以「次」之故,至结解码器方说明,读之但沉其如画耳。浪静则可以兼程,潮生更宜夜发,乃胡为淹此留也?发「次」字,暗呼起江上兵阻,非无眼之铺叙。
《唐体肤诠》:屈复云:一归心急,二有咫尺千里意。中四「衰鬓」、「归心」,人眼中耳中无限悲凉,故客眠人语,秋色月明,种种堪愁。用意深妙,全以神行,若无题无涉者,结言归亦无益,将来不知作何景象,愁无已时也。
《大历诗略》:有情景,有声调,气势亦足,大历名篇。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第六句中「归心」二字,是一篇之眼。前五句写归心之急,後二句写归心所以如此急之故。「万进而逢秋色」则愁鬓不胜憔悴。「对月明」则归心愈觉凄惶,字字真情,字字实理。
《网师园唐诗笺》:写景亲切(「舟人夜语」句下)。
《昭昧詹言》:起句点题。次句缩转。用笔转折有势。三、四兴在象外,卓然名句,五、六亦兼情景,而平平无奇。收切鄂州,有远想。
《诗境浅说》:作客途诗,起笔须切合所在之境,而能领起全篇,乃为合作。此诗前半首尤佳。其起句言:江天浩莽,已远见汉阳城郭,而江阔帆迟,尚费行程竟日,情景真切,句法亦纡徐有致。三句言:浪平舟稳,估客高眠。丹在湍急处行舟,篙舻声终日不绝,唯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十我人语,水窗倚枕,不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闻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可见诗贵天然,不在专工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