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

翻译

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

我心中感激你情意缠绵,把明珠系在我红罗短衫。

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我丈夫拿着长戟在皇宫里值班。

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已发誓与丈夫生死共患难。

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遇到你在我未嫁之前。

注释

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

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缠绵:情意深厚。

罗:一类丝织品,质薄、手感滑爽而透气。襦:短衣、短袄。

高楼连苑起:耸立的高楼连接着园林。苑:帝王及贵族游玩和打猎的风景园林。起:矗立着。

良人:旧时女人对丈夫的称呼。执戟:指守卫宫殿的门户。戟:一种古代的兵器。明光:本汉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帝的宫殿。

用心:动机目的。如日月:光明磊落的意思。

事:服事、侍奉。拟:打算。

何不:一作“恨不”。

评注

《容斋五笔》: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而作《节妇吟》一章寄之……。陈无己为颍州教授,东坡领郡,而陈赋《薄命妾》篇,言为曾南丰作,其首章云:“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上寿,相送南阳阡。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全用籍意。

《唐诗品汇》:刘云:好自好,但亦不宜“系”。

《四友斋丛说》:张籍怯于乐府;如《节妇吟》等篇,真擅场之作。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前四句似乐府,结句情深,却非盛唐口吻。

《唐诗归》:钟云:节义肝肠,以情款语出之。妙!妙!

《唐诗解》:系珠于襦,心许之矣,以良人贵显而不可皆是以却之。然还珠之际,涕泣流连,悔恨无及,彼妇之节不几岌岌乎?夫女以珠诱而动心,士以币征而折节,司业之识浅矣哉!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平衷婉辞,既坚己操,复不激人之怒,即云长事刘,有死不变,犹志在报效曹公之意。

《唐诗快》:双珠系而复还,不难于系,而难于还。系者知己之感,还者从一之义也。此诗为文昌却聘之作,乃假托节妇言之。徙令千载之下,增才人无限悲感。

《诗辩坻》:张籍《节妇吟》,亦浅亦隽。

《诗筏》:此诗情词婉恋,可泣可歌。然既垂泪以还珠矣,而又恨不相逄于未嫁之时,柔情相牵,展转不绝,节妇之节危矣哉!文昌此诗,从《陌上桑》来,“恨不相逢未嫁时”,即《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意。“自有”二语甚斩绝,非既有夫而又恨不嫁此夫也。“良人执戟明光里”,既《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意。然《陌上桑》妙在既拒使君之后,忽插此段,一连十六句,絮絮聒聒,不过盛夸夫婿以深绝使君,非既有“良人执戟明光里”,而又感他人“用心如日月”也。忠臣节妇,铁石心肠,用许多折转不得,吾恐诗与题不称也。或曰文昌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重币辟之,不敢峻拒,故作此诗以谢。然文昌之婉恋,良有以也。

《载酒园诗话》:此诗一句一转,语巽而峻,深得《行露》“白茅”之意。刘须溪曰;“好自好,但亦不宜‘系’。”余谓此说不惟苛细,兼亦不谙事宜。此乃寄东平李同空作也。籍己在他镇幕府,郓帅又以书币聘之,故寄此诗。通体俱是比体,系以明国士之感,辞以表从一之志,两无所负。

《围炉诗话》:张籍辞李师道辟命诗,若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二语,即径直无情。朱子讥之,是讲道理,非说诗也。

《而庵说唐诗》:《陌上桑》妙在直,此诗妙在婉,文昌真乐府老手。

《古唐诗合解》:此篇五七言后,以两句结,却有余韵,妙在言外。

《唐贤小三昧集》:婉而直,得风人与托之旨。

收录诗词(444)

张籍(唐)

张籍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相关古诗词

秋思

唐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形式:

节妇吟

唐朝-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形式:

没蕃故人

唐朝-张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形式:

成都曲

唐朝-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形式:

猛虎行

唐朝-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形式:

送闽僧

唐朝-张籍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形式:

蓟北旅思

唐朝-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形式:

江南春

唐朝-张籍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

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形式:

西楼

唐朝-张籍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

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

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形式:

江陵孝女

唐朝-张籍

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

无家空托墓,主祭不从人。

相吊有行客,起庐无旧邻。

江头闻哭处,寂寂楚花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