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 · 其二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形式:

诗词简介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这是第二首,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翻译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晋书地理志》:“汉改雍州为凉州”,《乐苑》:“凉州宫词曲,开元中,西凉都督郭知运所进”,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一作“气尽”,情意。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收录诗词(16)

王翰(子羽)(唐)

王翰(子羽)简介

唐幷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边塞诗人,字子羽。家殷富,性豪放不羁,喜饮。唐睿宗景雲元年(西元七一〇年)举进士。幷州长史张惠贞奇其才,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制科,调昌乐尉。开元九年(西元七二一年),张燕公入朝为相,召为祕书正字,又擢驾部员外郎。「枥多名马,家有妓乐」,「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颐指侪类,人多嫉之。」出为汝州长史,改为仙州别驾,仍然「日聚英豪,从禽击鼓,恣为欢赏」。後被贬为道州司马,卒於前往道州途中。其作品《凉州词》为古今之绝唱。

相关古诗词

凉州词二首 · 其一

唐朝-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形式:

相和歌辞 · 子夜春歌

唐朝-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形式:

答客问

唐朝-王翰

龙跃汤泉云渐回,龙飞香殿气还来。

龙潜龙见云皆应,天道常然何问哉!

形式:

凉州词二首 · 其二

唐朝-王翰(子羽)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形式:

春日归思

唐朝-王翰(子羽)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形式:

观蛮童为伎之作

唐朝-王翰(子羽)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颦。

共惜不成金谷妓,虚令看杀玉车人。

形式: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唐朝-王翰

未极人心畅,如何帝道明。

仍嫌酺宴促,复宠乐游行。

陆海披珍藏,天河直斗城。

四关青霭合,数处白云生。

饪餗调元气,歌钟溢雅声。

空惭尧舜日,至德杳难名。

形式: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院学士赐宴得筵字

唐朝-王翰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

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

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

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

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形式: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朝-王翰

紫绶尚书印,朱軿丞相车。

登朝身许国,出阃将辞家。

不惮炎蒸苦,亲尝走集赊。

选徒军有政,誓卒尔无哗。

帝乐风初起,王城日半斜。

宠行流圣作,寅饯照台华。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荣怀应尽服,严杀已先加。

业峻灵祇保,功成道路嗟。

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形式:

赠唐祖二子

唐朝-王翰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