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使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地表达。

翻译

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注释

淮(huái)上:扬州。淮:淮水。

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杨柳:“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杨花:柳絮。愁杀:愁绪满怀。杀,形容愁的程度之深。

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潇湘(xiāo xiāng):指今湖南一带。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评注

《批点唐诗正声》:调逸。郑谷亦有此作,不多见。

《震泽长语》:“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周云:茫茫别意,只在两“向”字写出。

《四溟诗话》:(绝句)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馀。郑谷《淮上别友》诗“君向潇湘我向秦”,此结如爆竹而无馀音,予易为起句,足成一绝曰:“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长笛离亭晚,落日空江不见春。”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新之为掉句体。杨慎列为神品。吴山民曰:末以一句情语转上三句,便觉离思缠绵,佳。唐汝询曰:尔我皆客,偶集离亭,笛罢各向天涯,离愁已在言外,不必更相妆点。断茂榛以落句太直,颠倒其文,反成套语。

《五朝诗善鸣集》:结句最佳。后人谓宜移作首句,强作解事,可嗤,可鄙!

《诗筏》:诗有极寻常语,以作发局无味,倒用作结方妙者。如郑谷《淮上别故人》诗……盖题中正意,只“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而已,若开头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令读者低回流连,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唐人倒句之妙,往往如此。

《唐诗摘钞》:后二语真若听离亭笛声,凄其欲绝。

《删订唐诗解》:以第三句衬起末句,所以有馀响,有馀情。

《古唐诗合解》:此诗偏以重犯生趣。

《唐诗别裁》:落句不言离情,却从言外领取,与韦左司《闻雁》诗同一法也。谢茂秦尚不得其旨,而欲颠倒其文,安问悠悠流俗!

《说诗晬语》:(七言绝句)李沧溟推王昌龄“秦吋明月”为压卷,王凤洲推王翰“蒲萄美酒”为压卷,本朝王阮亭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秦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沧溟、凤洲主气,阮亭主神,各自有见,愚谓……郑谷之“扬子江头”,气象稍殊,亦堪接武。

《唐诗笺注》:不用雕镂,自然意厚。此盛唐风格也,酷似龙标、左丞笔墨。

《诗法易简录》:风韵绝佳。

《网师园唐诗笺》:笔意仿佛青莲,可谓晚唐中之空谷足音矣。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情致微婉,格调高响。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丰神骀荡,写别意迥不犹人。

《养一斋诗话》:王济之曰:“读《诗》至《绿衣》、《燕燕》、《硕人》、《黍离》等篇,有言外无穷之感。唐人诗尚有此意,如“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

《梅崖诗话》:首二语情景一时俱到,所谓妙于发端;“渡江人”三字,已含下“君”字、“我”字。在三句用“风笛离亭”点缀,乃拖接法。末句“君”字、“我”字互见,实指出“渡江人”来,且“潇湘”字、“秦”字回映“扬子江”,见一分手便有天涯之感。

《诗境浅说续编》:送别诗,惟“西出阳关”,久推绝唱,此诗情文并美,可称嗣响。凡长亭送客,已情所难堪,况楚泽扬舲,秦关策马,飘零书剑,各走天涯,与客中送客者,皆倍觉魂销黯黯也。

《唐人绝句精华》:明胡元瑞称此诗有一唱三叹之致,许学夷不以为然,谓“‘渭城朝雨’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并谓此诗“气韵衰飒”。按气韵衰飒,乃唐末诗人同有之病,盖唐末国势衰微,乱祸频繁,反映入诗,自然衰飒也。

收录诗词(327)

郑谷(唐)

郑谷简介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相关古诗词

淮上与友人别

唐朝-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形式:

别同志

唐朝-郑谷

所立共寒苦,平生同与游。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天澹沧浪晚,风悲兰杜秋。

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

形式:

送进士卢棨东归

唐朝-郑谷

灞岸草萋萋,离觞我独携。

流年俱老大,失意又东西。

晓楚山云满,春吴水树低。

到家梅雨歇,犹有子规啼。

形式:

从叔郎中諴辍自秋曹分符安陆属群盗倡炽流毒江壖竟以援兵不来城池失守例削今任却叙省衔退居荆汉之间颇得琴尊之趣因有寄献

唐朝-郑谷

华省称前任,何惭削一麾。

沧洲失孤垒,白发出重围。

苦节翻多难,空山自喜归。

悠悠清汉上,渔者日相依。

形式:

送徐涣端公南归

唐朝-郑谷

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

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江帆和日落,越鸟近乡飞。

一路春风里,杨花雪满衣。

形式:

送祠部曹郎中邺出守洋州

唐朝-郑谷

为儒欣出守,上路亦戎装。

旧制诗多讽,分忧俗必康。

开怀江稻熟,寄信露橙香。

郡阁清吟夜,寒星识望郎。

形式:

送进士许彬

唐朝-郑谷

泗上未休兵,壶关事可惊。

流年催我老,远道念君行。

残雪临晴水,寒梅发故城。

何当食新稻,岁稔又时平。

形式:

次韵和王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

唐朝-郑谷

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

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

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梦见君高趣,天凉自灌园。

形式:

秘阁伴直

唐朝-郑谷

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形式:

送太学颜

唐朝-郑谷

平楚干戈后,田园失耦耕。

艰难登一第,离乱省诸兄。

树没春江涨,人繁野渡晴。

闲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