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怀旧相思之作。开端直叙往昔在京邑文酒诗会,欢情良多,“别来”转入当今亲旧星散,音容茫然。“寻常”二句,以往常反衬现实,言外充满人事变迁之慨。换头言旧知无信,唯有求之梦寐。而梦中相遇,休问何如,紧承“不如初”意脉。收拍以“春去”、“花无”回答,言外美景已逝、好事成空,前路黯然。

该词曲笔传情,以乐写哀,将沉痛的思念寄托在平淡的语句和豁达的理性思考之中,在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显得别致新颖,发人深思。许昂霄《词综偶评》谓“情知春去后”二句,“淡语有深致,咀之无穷。”

翻译

想当年在西池欢聚痛饮,不知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离别之后却连一行书信都没有。假使不经意间重逢了,也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今夜或许能梦见锦绣屏风旁的往事,月色明亮正好伴我渡过险恶的江湖。不要问相思会有什么结果。谁都知道春天过后,花落无人能管,但人们还是为它悲伤!

注释

西池:即汴京的金明池,当时为贵族游玩之所。是晁冲之当年与文友游宴之地。

寻常:平时,平常。

安稳:布置稳当。锦衾:锦缎被子。

何如:问安语。

情知:深知,明知。

评注

许昂霄《词综偶评》:淡语有深致,咀之无穷(“情知春去后”二句)。

收录诗词(181)

晁冲之(宋)

晁冲之简介

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 · 梅

宋代-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形式:

临江仙

宋代-晁冲之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形式:

和四兄

宋代-晁冲之

掩卷忽不乐,扪心空浩叹。

家声畏沦坠,世态属艰难。

月倒迎门屣,风弹挂壁冠。

萧然对孤竹,一笑共衰残。

形式:

复次韵

宋代-晁冲之

出门吾所懒,无客亦何叹。

举世遽如许,孤风良独难。

荒芜蒋诩径,破敝晏婴冠。

兴发看山去,书签记读残。

形式:

寄江子之

宋代-晁冲之

平生江季子,疏懒近忘吾。

不啻三年别,如何一字无。

烧丹岣嵝令,酿酒步兵厨。

二者将安择,功名莫浪图。

形式:

寄江子我

宋代-晁冲之

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老把诗为活,遥将月伴行。

功名君莫懒,吾病负平生。

形式:

怀苏门山

宋代-晁冲之

昔在新中日,苏门岁一游。

石连沙凿凿,水绕竹悠悠。

丘壑从兹得,江山及此不。

吾衰思卜筑,城阙恨淹留。

形式:

夜坐

宋代-晁冲之

入夜暑气薄,辉辉星满空。

钩帘倚新月,却扇受微风。

痟混几时愈,浮楂何处通。

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

形式:

送僧

宋代-晁冲之

无端伏枕日,不见放舟时。

晚得平安报,初成送别诗。

山深归履急,江阔度杯迟。

定许同香火,终参惠远师。

形式:

亭成

宋代-晁冲之

故里佗年隐,新亭此日成。

江山俱有助,草木尽知名。

圃菊黄浮酒,汀莼紫泛羹。

松风如与便,愿许从诸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