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 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形式:

诗词简介

全词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此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写春天,实际上却象征着南宋王朝,“送春”就是哀悼南宋的灭亡。在词中作者描绘故国沦陷后的衰败景象,反映南宋遗民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作者的无限悲痛之情,凄绝哀怨,寄托遥深。

翻译

欲送春天归去人间却没有归路,在曾荡过的秋千旁边,是谁扬起风沙巨浪使南浦昏暗。纵有依依离情此刻没有好情绪?徒自思念着像飞絮一样的人们。乱鸦过后斗转星移帝城变荒芜,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处的热闹。

春天已经归去属谁最痛怀感伤?只有被箭射伤的大雁落在北方,失去主人的梁间燕子忙着寻巢,杜鹃在日落的残殿里啼叫不止。那珍贵的玉树长埋在泥土之中,那承露盘中盛满了如泪的清露。离开咸阳时一次又一次回头看,那令人哀伤的黄昏怎么度过。

春天归去是否还能回到这里?我像江淹一样满怀离别的忧怨,像庾信一样写下了愁赋的语句,西湖苏堤日日笼罩着凄风苦雨。只能在梦境中去故国游历一番,让花朵把他以前的样子记清楚。如今流落他乡只能和小儿在一起,在夜色中相互倾诉着亡国之痛。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首见于周邦彦词。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丙子:指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

连天:与天际相连。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此处暗指南宋故土。

依依: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意绪:心意,情绪。

谩(màn)忆:空自思忆。谩,通“漫”。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东,宋初,犯死罪获贷者,配隶于此。飞絮:暗指南渡的宋室君臣。

乱鸦:暗指占据南宋都城的元军。

斗转城荒:指转眼间南宋都城临安变成一座荒城。

试灯:元宵前的张灯预赏。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箭雁:中箭而坠逝的大雁。沉边:去而不回,消失于边塞。

梁燕:指亡国后的臣民。

长门:汉宫名,此借指宋帝宫阙。

玉树、泪盘:出于金铜仙人典故,都用来喻宋朝。

江令:指江总。他在陈后主时仕至尚书令,故称“江令”;陈亡后,他入隋北去。

庾信:南北朝时诗人。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著有《愁赋》,以抒郁抑之情。

苏堤:西湖长堤,苏轼守杭州时所筑。

前度:化用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

孺子:指刘辰翁儿子刘将孙,也善作词。

评注

卓人月《词统》:“送春去”二句悲绝;“春去,最谁苦”四句凄清,何减夜猿;下片悠扬悱恻,即以为《小雅》、楚骚可也。

陈廷悼《白雨斋词话》: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

收录诗词(564)

刘辰翁(宋)

刘辰翁简介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 · 新秋写兴

宋代-刘辰翁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形式:

摸鱼儿 ·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宋代-刘辰翁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向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时候。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形式:

兰陵王 · 丙子送春

宋代-刘辰翁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形式:

宝鼎现 · 春月

宋代-刘辰翁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形式:

永遇乐

宋代-刘辰翁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离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形式:

柳梢青 · 春感

宋代-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形式:

留京

宋代-刘辰翁

远梦孤难到,凭高烟景微。

重留山仆怨,数别里人稀。

病用寒衣尽,书无定日归。

十年行役事,俯首辄歔欷。

形式:

挽刘明国

宋代-刘辰翁

浮邱成一梦,如此哭斯人。

宇宙真如醉,风霆若有神。

涅槃空万劫,悬解总微尘。

有子承千载,堂堂麟笔新。

形式:

题永兴寺双罗汉树

宋代-刘辰翁

胜游重过日,双鬓已如秋。

古树连云干,苍枝傍日浮。

阴垂先代影,僧似六朝幽。

翠藓横铺地,相贪竟日留。

形式:

龙雾洲雪

宋代-刘辰翁

此处几人行,隔波摇暮晴。

洲回江似玦,山远雪如城。

离合看双橹,荒寒又一程。

今年梅未醉,最觉别来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