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是当时传诵的名篇。上阕写在烂漫的春光中,荡起小舟到城东波纹轻细的小溪上探春。绿杨二句,描绘所见之景。绿杨垂柳笼聚着雾气如烟,四处弥漫着拂晓的轻寒,唯见红艳的杏花簇绽枝头,春意盎然,像火焰似的喧闹。色彩明丽,对仗精美,而“闹”字尤为传神,《人间词话》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运用通感的手法,化视觉印象为听觉,将繁丽的春色点染得十分生动。下阕抒发惜时的感触。人生忧患常多,欢娱常少,以此宁肯抛合物质财富而追寻精神享受。劝斜阳留花间,更体现出对春意的低回眷恋。全词洋溢着春的优美和生机,荡漾着爱美惜春、珍视人生的情趣。宋祁因此词被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花草蒙拾》),自非偶然。

翻译

漫步东城感受到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惟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

人生总是怨恨苦恼太多欢娱少,谁惜千金却轻视美人迷人一笑?为君手持酒盏劝说金色的斜阳,且为聚会向花间多留一抹晚霞。

注释

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调同“玉楼春”。《金奁集》入“林钟商调”。此词为双调五十六字体,前后阕各三仄韵。

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

棹(zhào):船桨,此指船。

春意:春天的气象。

闹:浓盛。

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持酒:端起酒杯。《新唐书·庶人祐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评注

清代王士祯《花草蒙拾》:“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当时传为美谈。吾友……极叹之,以为卓绝千古。然实本花间“暖觉杏梢红”,特有青蓝、冰水之妙耳。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收录诗词(1596)

宋祁(宋)

宋祁简介

宋祁,字子京,宋庠之弟,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祖籍安陆(今湖北安陆县),曾祖宋骈徙居开封府雍丘(今河南民权县双塔集村)。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宋代-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形式:

太庙侍祠雪霁有作

宋代-宋祁

喜雪静氛埃,繁云即日回。

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

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

惟应馀两骑,知是海神来。

形式:

和吴侍郎朝谒天庆宫

宋代-宋祁

上路鸣驺远,丛霄故馆开。

华簪尧豸出,轻舄汉凫来。

探妙云敷笈,蠲烦露溢杯。

直须重缔约,飞盖一徘徊。

形式:

后苑赏花钓鱼应制

宋代-宋祁

清籞披兰路,雕舆眷蕙辰。

汉池平浴日,温树暗留春。

乐石来威凤,恩波上翠鳞。

成文传睿唱,赓曲遍华绅。

形式:

元会诗

宋代-宋祁

宝典丛三朔,中闱辟九阍。

群臣深拱宁,列仗俨屯门。

辇出东房秘,辰居北极尊。

熊罴连案负,日月傍旗翻。

形式:

奉和圣制清明日

宋代-宋祁

璇杓临乙位,羲御届娄初。

碧浪桃花涌,珍丛锦段舒。

轮蹄晴缥缈,钟漏夕虚徐。

穆穆宣温殿,披文日有馀。

形式:

晨赴书局

宋代-宋祁

上直蓬山远,轻轩截九逵。

晓光衔睥睨,秋色静罘罳。

渐觉苏裘敝,行嗟潘领衰。

鹪鹩自有志,不羡帝梧枝。

形式:

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宫见寄

宋代-宋祁

顺祝斋琳馆,翛然隔世埃。

空歌灵鹄下,祠节宝鸡来。

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卷开。

如无清夜唱,谁识帝车回。

形式:

玉堂感旧

宋代-宋祁

七年辞玉署,再入佐黄扉。

树与青春换,人将素领归。

砖花仍可记,厦雀稍惊飞。

炉蕙非无意,逢人尚袭衣。

形式:

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

宋代-宋祁

素秋来蕊馆,瑞祝达霄晨。

蘋荐祠无饩,楼居地不尘。

掷波琴鲤乐,傍畤汉鸡驯。

此际清怀极,盈杯沆瀣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