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义塔(并序、跋)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形式:

诗词简介

《题三义塔》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3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联通过一个鸽子的遭遇,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又写出了日本人民不同于日本侵略者。后两联是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并寄以重归和好的希望。这首诗爱憎分明,构思完整、思想深邃。

翻译

序:三义塔是为纪念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那只被救而又死去的鸽子,并埋葬其遗骨之塔。此塔修建于日本,是当地爱好和平的农民共同修建的。

日本强盗轰炸上海闸北人民,饥饿的鸽子在瓦砾堆中幸存。

偶然遇到好心肠的日本友人,把这只劫后的鸪子带回东瀛。

鸽子死了还建筑起高塔纪念,日本农民常把它记挂在心田。

如果死去的鸽子从梦中醒回,将化作精卫鸟衔石填平东海。

消除战争种下的仇恨的种子,中日两国人民必将同仇敌忾。

跋:西村真琴博士在上海战后救了一只失去家园的鸽子,并把这只鸽子带回到日本喂养,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好,可是,鸽子最终还是死掉,遂为鸽子建冢以埋葬鸽子的尸骨,并且为冢的落成徵求诗文,所以草率的写了这首七律,姑且表达深远的情谊罢了。

注释

塔:对冢上立碑的美称。

鸠:即鸽子,日本人称为“堂鸠”。

三义里:当时上海闸北的一个里弄,焚毁于1932年1月上海抗战中。

奔霆飞熛(biāo):指激战中枪炮和炸弹的轰击焚烧。霆,疾雷;熛,火焰,原作“焰”。

败井:被毁坏了的井。

颓垣(yuān):倒塌了的墙。垣,墙。

值:碰到。

大心:宽厚的心。

瀛洲:传说东海中的神山名,这里是指日本。

精禽:指精卫鸟。《山海经》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淹死,后变成精卫鸟,为了复仇,它不停地衔来西山的木石,要把东海填平。这句是说死去的鸽子如能像梦醒似的复活,它也一定会像精卫鸟一样,去填平东海(暗指向日本帝国主义讨还血债)。

斗士:指中日两国的反法西斯战士。

抗流:抗击当时世界上的法西斯逆流。

劫波:佛教用语,这里是指长时期的意思。

泯(mǐn):消去。

西村博士:西村真琴(公元1883年-公元1956年),日本生物学家。一·二八事变时曾来上海。

持归:带回日本去。

化去:死去。

遐情:远道来的情谊,指从日本来徵求题咏。

云尔:罢了。

评注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紫晨:诗篇层次分明,联想自然,特点是抓住西衬的慈悲之念,运用佛教用语和典故加以表现。如“大心”、“火宅”、“劫波”、“瀛洲”等。突出佛心,赞美救难。

收录诗词(20)

鲁迅(现代)

鲁迅简介

相关古诗词

自嘲

现代-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形式:

自题小像

现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形式:

题《彷徨》

现代-鲁迅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形式:

题《呐喊》

现代-鲁迅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形式:

答客诮

现代-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形式:

题三义塔(并序、跋)

现代-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形式:

亥年残秋偶作

现代-鲁迅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形式:

戌年初夏偶作

现代-鲁迅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形式:

无题

现代-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形式:

悼杨铨

现代-鲁迅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