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翻译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卽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葉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注释

咸阳城东楼: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作「西门」。

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卽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蒹,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溪云初起日沉阁」句: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渭水自东边而来。

「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一作「渭水寒光昼夜流」。

评注

《瀛奎律髓》:一作「行人莫问前朝事,渭水寒光昼夜流」。尾句合用此十四字为佳。中四句与前诗(按指《骊山》诗)一同、皆装景而已。

《批点唐音》:此篇虽亦稍急,然下句均停,初学可入?

《唐诗镜》:《凌歊台》、《咸阳城东楼》,三四俱作仄调,以取轻俊,此其病与盛唐人好雄浑同。雄浑则气易不清,轻俊则格多不正,诗家要道,雅时中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列为四实体。周珽曰:创识由眼锐,创局由腕活。可怪读唐律者,多横据「晚唐」二字在胸,致使用晦辈此等诗便用卑调概视,吹毛索瘢,徒烦饶舌。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曰:拗句最为有致,然当时长安何至如此?诗人语多太过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仲晦,东吴人。蒹葭杨柳、生性长习,醉中梦中,不忘失也。无端越在万里,久矣形神不亲。今日独上高城,忽地惊心入眼。二句七字,神理写绝。不知是咸阳西门,真有此景?不知是高城晚眺,忽地游魂?三四极写独上「独」字之苦,言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如此怕杀人之十四字中,却是万里外之一人,独立城头,可哭也!二句只是一景,有人乃言山雨句胜于溪云句,一何可笑(前四句下)。秦苑也,秦人其何在?吾徒见鸟下耳,然而日又夕矣。汉宫也,汉人其何在?吾徒闻蝉鸣耳,然而叶又黄矣。孔子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今人问前人,后人且将问今人,后人又复问后人,人生之暂如斯,而我优羁万里耶(后四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此等诗是最上乘。

《唐诗快》:如此凭吊,亦何可少!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许公,吴人也。蒹葭杨梆,习见有素,怀想已深。无端于千里之外,独上高楼,忽地惊心入眼,人可愁也。三四皆晚眺时景色,亦皆晚眺时愁思,云初起,日沉阁,雨欲来,风满楼,如此光景,高城晚眺,见之大可怕人也。「秦苑」、「汉宫」俱切咸阳……下一「夕」字、「秋」字,景况倍觉凄凉,感时怀古之意,岂能已乎!

《唐诗摘钞》:首尾全是思乡,却插入五六七三句纵横出入,全不碍手,唯老杜有此笔力。许,润州人,润州水乡,故有「似汀洲」语,犹言无端登水阁,有处似家山也。此时愁绪正在开里,况云起雨来,是增一倍凄切也。五六则尽其晚眺所至而极言之。

《唐三体诗评》:惨淡满目、晚唐所处之会然也。

《初白庵诗评》:吾于或《丁卯集》中只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语工于写景,而无板重之嫌。

《分甘馀话》:唐人拗体律诗……其一出句拗第几字,则偶句亦拗第几字,抑扬抗坠,读之如一片宫商,如许深「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搂」是也。

《唐七律选》:只七字、写得到,惜上句景次不甚嘹亮,「楼」、「阁」杂出不妥。(「山雨欲来」句下)。

《唐诗成法》:次联名句,「阁」、「楼」相犯,又重楼字。唐人往往有之,终是一病,在今日则不可。

《唐诗别裁》:恐落吊古套语,少陵怀古诗,每章各有结束。

《一瓢诗话》:悠扬细腻之至。

《网师园唐诗笺》:荒凉如绘(「溪云初起」二句下)。卽其写景运笔,足使人爱不忍释。

《此木轩唐五言律七言律读本》:三四可匹赵「残星」、「长笛」一联。

《龙性堂诗话续集》: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刘沧「半夜秋风江色动,满山寒叶雨声来」,语意工妙相似,亦相敌。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清妙。何义门:五六言秦亡于赵高,汉衰于石显,今何乃兼之也?纪昀:若专摘此二句(按指「溪云初起」一联),原自不恶。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三四绘景生动,自是名句,但「楼」、「阁」二字作对,殊觉草草。

《历代诗法》:三四机神凑合。

《五七言今体诗钞》:「溪云」一联固警句,然必当是咸阳景色耶?大抵用晦诗,似先得句,而后加题附合者然,此其病也。

《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一片铿锵,如金铃千百齐鸣。

《诗境浅说》:七句因云起而日沉,为诗心所易到。下句善状骤雨欲来,风先雨至之景,可谓绝妙好词(「溪云初起」二句下)。

收录诗词(511)

许浑(唐)

许浑简介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相关古诗词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朝-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形式:

咸阳城东楼

唐朝-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形式:

早秋

唐朝-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形式:

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唐朝-许浑

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

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

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

形式:

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唐朝-许浑

宴罢众宾散,长歌携一卮。

溪亭相送远,山郭独归迟。

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

病来双鬓白,不是旧离时。

形式:

卧病

唐朝-许浑

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

清露已凋秦塞柳,白云空长越山薇。

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

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

形式:

送杨

唐朝-许浑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形式:

寻戴处士

唐朝-许浑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

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

形式: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

唐朝-许浑

苍苍松桂阴,残月半西岑。

素壁寒灯暗,红炉夜火深。

厨开山鼠散,钟尽岭猿吟。

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

形式:

送客归湘

唐朝-许浑

无辞一杯酒,昔日与君深。

秋色换归鬓,曙光生别心。

桂花山庙冷,枫树水楼阴。

此路千馀里,应劳楚客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