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儿歌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形式:

注释

唐儿:杜豳公(黄裳)之子,其母为唐朝的公主,故小儿的小名叫唐儿。

头玉:玉一般的头骨。

硗硗:隆起突出,高峻。

真:一作「奇」。

眉刷翠:眉色如翠。

骨重神寒:体态稳重、气质沉静。王琦汇解:「骨重,言其不轻而稳也。」

天庙:庙堂、朝廷。

器:人才。《老子》:「大器晚成。」《法言·先知》:「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

剪秋水:犹如一把剪刀一样将秋水剪开来,结合全句一双瞳人剪秋水,意思就是两只眼睛集中在一个点上然后犹如一把无形的剪刀一样将秋水剪开来,意为形容眼睛的明亮、清澈、即富有神韵。

竹马: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梢梢:尾垂貌。

绿尾:指绿色的衣摆。

银鸾:项圈下的坠子。

睒光:即闪光。

半臂:短袖或无袖上衣。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李文伸言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中。」

娇娘:美丽动人的少女。

对值:犹配偶。王琦注:「对值,犹匹偶也。」

浓笑:即大笑。

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余遂请齐公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一作「画空」。

眼大:眼界开阔。

所以: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唐·韩愈《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收录诗词(246)

李贺(唐)

李贺简介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相关古诗词

梦天

唐朝-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形式:

南园十三首(其五)

唐朝-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形式:

苦昼短

唐朝-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形式:

雁门太守行

唐朝-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形式:

七夕

唐朝-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形式:

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唐朝-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形式: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朝-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形式:

赠陈商

唐朝-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锄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形式:

李凭箜篌引

唐朝-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形式: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唐朝-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