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酒逢春暮别,驱马不胜情。

喙自长三尺,须今白几茎。

青山犹故色,江燕已新声。

豫恐悲殊调,终当见独行。

形式:
收录诗词(17)

沈一中(明)

沈一中简介

字长孺号大若少与从兄一贯族兄九畴同研席知名人方之三谢初中进士值江陵当轴其二子亦以是科第上等使交同榜名士公所最注目者然公澹然弗顾也授都水主事议罢神岭山采石民得不扰稍迁仪制郎中多与藩邸关时沈藩负大力有所干请俞旨每从中出公争甚强事得寝出以按察副使备兵上荆荆多庶宗贫无赖不受有司约公为曲贷其困巳稍整齐之遂循循奉法擢山东参政以病致仕起补福建参政税珰高寀与红毛番通许其贡市为疏请而番舶已泊漳门公亢言疆臣无延寇入门理宜以死守下令集舟师逼使去珰无以夺其疏入亦遂不行进按察使迁河南布政使徙贵州其地无成赋一切车軨之备仰给邻壤适徵发巨材人多受值而逋邻值因不至公下令先输木者受镪立得材三千金筑安抚其民颇驯数苦豪右侵公具请使内比为州拓地千里遂力请骸骨归里逾年卒方公初释褐从兄文恭公已在史馆及文恭枋国深以家门贵盛为嫌不肯引兄弟使同列公亦远自引避每与客语终日未尝一及相君人或徵起居唯唯而巳尝言吾辈坚立脚根庶晚节不至秋蓬转虽有智巧岂能益吾命所无其自守若此所著有书礼二经补注梅园集

相关古诗词

再登天门洞不果

明朝-沈一中

昨日黑探天门洞,两人缓步三人扶。

石龛半嵌春屋古,青壁倒浸江天孤。

焚香跏趺一僧瞑,引路出没双童呼。

三年不见徒缥缈,独望颇欲吞江湖。

归梦乍醒辄欲往,两脚已倦气力无。

呜呼上山已叹气力无,何以跃马游京都。

形式:

明月篇

明朝-沈一中

空庭流素影,忽见秋满地。

举头羞明月,低头暗流泪。

仕宦牵微禄,行商徇高赀。

不商又不仕,长日留天涯。

天涯在何方,水上到维扬。

维杨客几许,七日到钱唐。

长日不宜闲,清宵且勿眠。

眠时离梦到,闲处别愁牵。

形式:

杂兴

明朝-沈一中

选木积幽翠,田田被清池。

柯问遗扶疏,日月潜投辉。

游鳞竞瀺灂,浮藻何纷离。

散步樾下阴,兀坐池上矶。

日暮霞彩发,水际云光披。

熠熠林间萤,缀目如珠玑。

朝夕饶应接,俯仰无危机。

对客烹莼羹,呼童理药畦。

兹境洵可怀,容与无穷期。

形式:

秋宫怨

明朝-沈一中

桂殿重重锁碧云,离宫歌鼓夜深闻。

久拚衰鬓从秋草,只梦家山不梦君。

形式:

明朝-沈一中

舟中时雨复时晴,云豁江空事事清。

晃日山川多气色,入春天地得开明。

辉辉吐蕊花相学,冉冉摩霄雁不惊。

南马北驱知渐得,一尊聊与客同倾。

形式:

滁州道中雨

明朝-沈一中

滁州城郭接天还,高下肩舆春雨间。

古坂长桥泥滑滑,苍林幽谷水潺潺。

溪要半渡迟回马,树顶时摩出没山。

行路苦难真自哂,题诗聊复破愁颜。

形式:

三月三日滁州

明朝-沈一中

古堂七日容高卧,上巳春阴眼乍开。

纳纳乾坤谁主客,冥冥风雨自楼台。

飐墙银杏可三丈,窥户黄鹂能百回。

韦涧欧亭俱不恶,登临空羡掌中杯。

形式:

莼湖

明朝-沈一中

烟水最幽绝,遥空晚气凉。

潜虬弄波阔,去鸟曳云长。

艇进参差浦,花生远近香。

萧疏丘壑意,独立万山苍。

形式:

同谢丈夜寻天门洞 其二

明朝-沈一中

渺渺回林壑,迢迢上石梯。

屡逢春树歇,渐与暮天齐。

云护松杉古,烟沉虎豹迷。

中峰结茅屋,记得有人栖。

形式:

同谢丈夜寻天门洞 其一

明朝-沈一中

三载曾游洞,孤筇此共寻。

哀湍犹谷口,新月况波心。

犬吠疑深寺,人扶见远岑。

维舟不自意,草草得登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