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晋灵公好狗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衣之绣,嬖人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公益尚狗。一夕,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襄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胜。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于是国人皆畏狗。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赵宣子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克入。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贾欺曰:「赵盾之狗也。」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宣子出奔秦。赵穿因众怒攻屠岸贾,杀之,遂弑灵公于桃园。狗散走国中,国人悉擒而烹之。君子曰:「甚矣,屠岸贾之为小人也,譝狗以蛊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宠安足恃哉!人之言曰:『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其如晋灵公之狗矣。」

形式:

翻译

晋灵公好玩狗,在曲沃专门修筑了狗圈,给它穿上綉花衣。受晋灵公宠爱的人屠岸贾因为看晋灵公喜欢狗,就用夸赞狗来博取灵公的欢心,灵公更加崇尚狗了。一天夜晚,狐狸进了绛宫,惊动了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气,灵公让狗去同狐狸搏斗,狗没获胜。屠岸贾命令虞人(看山林的)把捕获的另外一只狐狸拿来献给灵公说:“狗确实捕获到了狐狸。”晋灵公高兴极了,把给大夫们吃的肉食拿来喂狗,对国人下令说:“如有触犯我的狗的人就砍掉他的脚。”于是国人都害怕狗。狗进入市集夺取羊、猪而吃,吃狍了就拖着回来,送到屠岸贾的家里,屠岸贾由此获利不少。大夫中有要说某件事的,不顺着屠岸贾说,那么狗就群起咬他。赵宣子将要进誎,狗阻止并把他拒之门外,不能进入。过了几天,狗闯进御苑吃了灵公的羊,屠岸贾欺骗灵公说:“这是赵盾的狗偷吃的。”晋灵公发怒派人杀赵盾,国人救了他,宣子逃往秦国。赵穿趁大家怒恨,指责屠岸贾,杀了他接着又在桃园杀了晋灵公。晋灵公的狗在国内四处逃散,国人把它们全部捕获并煮了。君子说:“太坏了,屠岸贾真是小人啊,夸狗以虽蛊惑君心,最终丧命并祸及君主,荣宠怎么可依靠呢!人们常说这样的话:‘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那就像晋灵公的狗一样。”

注释

晋灵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620年至公元前607年在位。

曲沃:地名,山西曲沃县。

嬖:受宠爱的人。

绛:晋都,在曲沃西南。

俎:古代割肉所用的钻板,引申为肉食。

刖:断足,古代一种酷刑。

赵宣子:即赵盾,春秋时为晋国执政。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避灵公杀害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死灵公。他回来拥立晋成公,继续执政。

弑:古代称地位在下的人杀死地位在上的人。

譝:称誉。

收录诗词(1622)

刘基(明)

刘基简介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明朝-刘基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形式: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朝-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形式:

夏日杂兴

明朝-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形式:

忧怀

明朝-刘基

伤离惊岁晏,引望起愁端。

落日烟中小,孤云雪外寒。

浮生无限恨,垂老异乡看。

掩泪观梅蕊,中心分外酸。

形式: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

明朝-刘基

旱天多雨意,云日气恒阴。

草木焦枯尽,蛟龙伏匿深。

移家愁地蹙,经国恨年侵。

已矣商岩叟,无人解作霖。

形式:

感叹

明朝-刘基

闻说苏州破,仓皇问故人。

死生俱可悼,吾道一何屯。

北去应无路,南藩自此贫。

凄凉转蓬客,泪尽浙江滨。

形式:

题鉴湖送别图

明朝-刘基

曲岸扁舟舣,澄湖祖帐开。

云生秦帝碣,雨映越王台。

荷气清瑶席,波光滟玉杯。

情深不忍别,欲去更徘徊。

形式:

题太公钓渭图

明朝-刘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澹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形式:

稽句岭

明朝-刘基

白日隐岩嶅,千崖气势豪。

溪流婺女阔,山入少微高。

危石天欹侧,长风谷怒号。

干戈方自此,行役敢辞劳。

形式: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四首

明朝-刘基

积雨累十日,平湖添半篙。

风连箕毕动,云傍斗牛高。

水鹳巢林木,池鱼上野蒿。

农人愁饿莩,采撷到溪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