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两句极力描述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此诗写的是雨来到雨止。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驱:驱使。
急雨:骤雨。
云:这里指乌云。
殷(yīn):震动。
池:池塘。
李梦生《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刘基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雨,无疑又给人这样的启示: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维持的时间决不会长久;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当勇敢顽强,难关终将过去。
黄绍筠《中华古典诗歌吟味》:暗示了暴雨不终朝”的哲理,启发人们思考,遇到大困难时,再坚持一下。往往就可以闯过难关。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杜甫《白帝》诗写雨景:耵自帝城头云若电,白帝城下雨硒盆。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李贺《雁门太守行》写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刘基这两句诗摹写风云雷电,明显脱胎于杜甫、李贺,但更为集中。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伤离惊岁晏,引望起愁端。
落日烟中小,孤云雪外寒。
浮生无限恨,垂老异乡看。
掩泪观梅蕊,中心分外酸。
旱天多雨意,云日气恒阴。
草木焦枯尽,蛟龙伏匿深。
移家愁地蹙,经国恨年侵。
已矣商岩叟,无人解作霖。
闻说苏州破,仓皇问故人。
死生俱可悼,吾道一何屯。
北去应无路,南藩自此贫。
凄凉转蓬客,泪尽浙江滨。
曲岸扁舟舣,澄湖祖帐开。
云生秦帝碣,雨映越王台。
荷气清瑶席,波光滟玉杯。
情深不忍别,欲去更徘徊。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澹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白日隐岩嶅,千崖气势豪。
溪流婺女阔,山入少微高。
危石天欹侧,长风谷怒号。
干戈方自此,行役敢辞劳。
积雨累十日,平湖添半篙。
风连箕毕动,云傍斗牛高。
水鹳巢林木,池鱼上野蒿。
农人愁饿莩,采撷到溪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