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 吴兴荷花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咏物词是孝宗淳熙十四年姜夔在湖州时所作。这是作者的自度曲,词即用词牌《惜红衣》之本意咏荷花。不过他并不纯然咏物,而是借咏荷花抒发作者客居他乡孤苦寂寞、思念故乡和亲人故旧的情绪。以故通篇言情多于写景,只在「红衣半狼藉」一句点破词牌「惜红衣」之意,其馀大部分篇幅则用来描画一幅夏末江南水乡消暑图,在这幅图画中寄寓自己的望远怀人之思和寂寞无聊之情。

翻译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凉,抚琴读书打發时光,即使睡醒了也觉疲惫无力量。用泉水细细地清洗,用利刀将鲜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着墙头把酒索,又有谁会来问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诗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风微寒,落叶的柳树,哀鸣的老蝉,都在告诉我已经到了秋天。

眼前拱桥如月,湖堤漫长,鱼儿随波嬉游,湖面飘着清香,荷花却已半数凋零枯黄。系船登岸遥望故乡,在那茫茫天际的北方。可惜在这水岸沙边,不能与旧时的美人一同游览。想问什么时候才能同赏,眼前这水乡湖塘秋日的风光?

注释

惜红衣:词牌名,《白石道人歌曲》所载「自度曲」之一

吴兴:即浙江湖州。

枕簟(diàn):枕席。

邀凉:乘凉,纳凉。

琴书换日:指借弹琴读书打發白日时光。

细洒:细心清洗。

并刀:古时并州(今太原一带)所产的刀,当时以利、快闻名。

并刀破甘碧:划开甘甜碧绿的瓜果。甘碧,香甜新鲜的瓜果。

墙头唤酒:化用杜甫诗《夏日李公见访》:「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城南诗客:指杜甫在《夏日李公见访》中杜甫借酒所居于「僻近城南楼」。作者在这里感叹不如杜甫,无佳客来访,无邻家有酒可借,一唤能从墙头递过来。

城南诗客:借指孤独的诗人。

西风消息:秋天的信息。

虹梁水陌:拱桥和湖堤。

红衣半狼藉:红色的荷花已大半凋零。

维舟:系船。

故国:昔日的京城。此指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

眇(miǎo):通「渺」,辽远的样子。

甚时:何时。

同赋:这里作「同赏」。

三十六陂(Bēi):泛指湖塘多。

评注

邓廷桢《双砚斋词话》:其时临安半壁,相率恬熙。白石来往江淮,缘情触绪,百端交集,托意哀丝。……《惜红衣》之「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则周京离黍之感也。

俞陛雲《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调倚《惜红衣》,应赋本体,而词则前半阕但言逭暑追凉,寂寥谁语。下阕始有「红衣狼藉」一句点题,馀皆言望远怀人,与《念奴娇》同一咏荷,而情随事迁。此调则言情多于写景,下阕尤佳。其俊爽绵远处,正如词中之并刀破碧,方斯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写景之作,如……「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夏承焘《姜白石词校注》:「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和《点绛唇》词中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语」一样,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它们之所以成为名句,恐怕不仅仅是由于他把『蝉』和『峰』拟人化,设想『诞妙』的缘故;更主要的,在于他说出了一个在凄凉环境和凄凉心境中的落魄江湖词人的凄凉话。」

收录诗词(287)

姜夔(宋)

姜夔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相关古诗词

扬州慢

宋代-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形式:

暗香

宋代-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形式:

点绛唇 · 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形式:

鹧鸪天 · 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形式:

疏影

宋代-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形式:

念奴娇

宋代-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形式:

长亭怨慢

宋代-姜夔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形式:

踏莎行 ·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宋代-姜夔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形式:

庆宫春

宋代-姜夔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形式:

齐天乐 · 蟋蟀

宋代-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