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形式:

注释

题注:一作旧山,一作故人。

霜冷:一作「霜在」 。

满楼:一作「满城」。

秦城:一作「秦关」。

评注

《韵语阳秋》:赵嘏《长安秋望》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当时人诵咏之,以为佳作,遂有「赵倚楼」之义有《长安月夜与友人话归故山》诗云:「扬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在雁初飞。」亦不减「倚楼」之句。

《唐诗归》:锺云:清便不减刘随州。

《汇编唐诗十集》:读其声响,信似随州,细味之,则有中、晚之分,子次联两截语看出。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珽再读其《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旧山》及《忆山阳》、《早发剡中石城寺》等篇,诚晚唐之高出者。

《诗源辨体》:赵嘏七言律……「广武溪头」、「正怀何谢」、「楼上华筵」三篇,气格亦胜。他如「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树满川」、「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城拟十洲三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霜襟正叹人间事,回首更惭江上鸥。鹪鴂声中寒食酒,芙蓉花外夕阳楼」、「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在雁初飞。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声皆浏亮,语皆俊逸,亦晚唐一家。

《唐诗鼓吹笺注》:嘶匹马而吟红叶,下一「重」字;听疏钟而忆翠微,下一「却」字,妙妙。「重」之为言,一念忽差也;「却」之为言,悔已无及也。

《五朝诗善鸣集》:大历风神。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题是长安月下,诗却凭空先追写一故山。我今亦试设身思之:假使果有如此宅、如此水、如此矶,则虽终身持竿,闲闲于其间,受用如此杨柳、如此风、如此潮、如此蒹葭、如此霜、如此雁,真是老大快活也。

《唐诗摘钞》:无一字不写景,却字字是写情中之景,恬润绝伦。五言作客,六言思家,却是「匹马」、「红叶」、「疏钟」、「翠微」等字,衬得有致。「重」字见别故山不止一载,结言今夜故人相见又一沾衣,明前此沾衣非一度也;用一笔写两层意,是曰深,是曰厚。

《唐诗贯珠》:四句皆故山风景幽情,语有灵气。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题中一字不遗,而安放皆极自然,盖线索在手故也。

《历代诗法》:生动。

《养一斋诗话》:赵渭南以「残星几点」一联得名,愚按不如「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清思雅音,寻讽不竭。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赵嘏简介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公元835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长安晚秋

唐朝-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形式:

虎丘寺赠渔处士

唐朝-赵嘏

兰若云深处,前年客重过。

岩空秋色动,水阔夕阳多。

早负江湖志,今如鬓发何。

唯思闲胜我,钓艇在烟波。

形式:

陪崔璞侍御和崔㻂

唐朝-赵嘏

诗家本多感,况值广陵春。

暖驻含窗日,香馀醉袖尘。

浮名皆有分,一笑最关身。

自此容依托,清才两故人。

形式:

昔昔盐二十首织锦窦家妻

唐朝-赵嘏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

锦字行行苦,罗帏日日啼。

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

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

形式:

昔昔盐二十首那能惜马蹄

唐朝-赵嘏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

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

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形式: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朝-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

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

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

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形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

唐朝-赵嘏

衣彩独归去,一枝兰更香。

马嘶芳草渡,门掩百花塘。

野色亭台晚,滩声枕簟凉。

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形式:

风蝉

唐朝-赵嘏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形式:

重寄卢中丞

唐朝-赵嘏

贱子来还去,何人伴使君。

放歌迎晚醉,指路上高云。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独闻。

别多头欲白,惆怅惜馀醺。

形式:

送友人郑州归觐

唐朝-赵嘏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

风消荥泽冻,雨静圃田沙。

古陌人来远,遥天雁势斜。

园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