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痛帖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

形式:

诗词简介

单刻帖。无款。此帖用笔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千变万化,神彩飘逸。全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气韵生成。从刻帖中可以看出,写此幅字时是蘸饱一笔一次写数字至墨竭为止,再蘸一笔。这样做可以保持字与字之间的气贯,还可以控制笔的粗细轻重变化,使整幅作品气韵生成,产生“神虬出霄汉,夏云出嵩华”的气势。

评注

明王世贞跋:“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清·张廷济《清仪阁题跋》:“颠、素俱善草书,颠以《肚痛帖》为最,素以《圣母帖》为最。”

收录诗词(13)

张旭(唐)

张旭简介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相关古诗词

桃花溪

唐朝-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形式:

山行留客

唐朝-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形式:

清溪泛舟

唐朝-张旭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形式:

晚过水北

唐朝-张旭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形式:

见远亭

唐朝-张旭

高亭□可望,朝暮对溪山。

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形式:

杂咏

唐朝-张旭

既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雨,送我过扬州。

形式:

三桥

唐朝-张旭

北临白云涧,南望清风阁。

出树见行人,隔溪有鱼跃。

形式:

春草

唐朝-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形式:

杨柳枝

唐朝-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形式:

山中留客 / 山行留客

唐朝-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过,入云深处亦沾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