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翻译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评注

蘅塘退士: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收录诗词(13)

张旭(唐)

张旭简介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相关古诗词

桃花溪

唐朝-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形式:

山行留客

唐朝-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形式:

清溪泛舟

唐朝-张旭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形式:

晚过水北

唐朝-张旭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形式:

见远亭

唐朝-张旭

高亭□可望,朝暮对溪山。

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形式:

杂咏

唐朝-张旭

既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雨,送我过扬州。

形式:

三桥

唐朝-张旭

北临白云涧,南望清风阁。

出树见行人,隔溪有鱼跃。

形式:

春草

唐朝-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形式:

杨柳枝

唐朝-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形式:

山中留客 / 山行留客

唐朝-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过,入云深处亦沾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