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闲游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形式:

诗词简介

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于迷惘中表达了故国之思。

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这样的写法基本上是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馀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境界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认出岫”,至此顿生枨触,优游之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

过阕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伤心之语,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忆念故国之情。

结尾二句,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由于地理上的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 。“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从哪条路前去西湖。词人那种想见西湖 ,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馀地。

收录诗词(23)

刘将孙(元)

刘将孙简介

元庐陵人,字尚友,号养吾。刘辰翁子。少质鲁,长而颖悟过人。曾为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吴澄谓其文浩瀚演迤,自成一家。有《养吾斋集》。

相关古诗词

别萧高凤

元朝-刘将孙

惜与可人别,又贪归路长。

人生有离别,吾事属闲忙。

沽酒浇芳草,垂鞭看夕阳。

眼前听鹤语,世路剧茫茫。

形式:

送钱方立游荆二首

元朝-刘将孙

岘山西上楚天头,书剑区区事远游。

岁月如流方作客,江山信美莫登楼。

百年耆旧谁家传,一代衣冠又古丘。

乱后题诗诗即史,未应轻付水东流。

形式:

送钱方立游荆二首

元朝-刘将孙

不辞跋涉恨崎呕,如此飘飘一丈夫。

新雨惊秋鸣草树,行人随雁落江湖。

岁年宁向长途老,天地何堪一室拘。

几世中原今复合,更陪九石作鹏图。

形式:

踏莎行 · 闲游

元朝-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形式:

阮郎归 舟中作

元朝-刘将孙

斜阳江路柳青青。

传杯那放停。

上船不记送人行。

南风吹酒醒。

江曲曲,路萦萦。

月明潮水生。

送将残梦作浮萍。

角声何处城。

形式:

南乡子 重阳效东坡作

元朝-刘将孙

山色泛秋光。

点点东篱菊又黄。

岁月欺人如此去,堂堂。

一事无成两鬓霜。

佳节共持觞。

无限杯供有限狂。

明月明年诗句苦,茫茫。

细把茱萸感慨长。

形式:

八声甘州 其一 九日登高

元朝-刘将孙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

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

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

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

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

□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

拚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形式:

八声甘州 其二 和人春雪词

元朝-刘将孙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

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

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

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

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

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

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

形式:

八声甘州 其三 送春

元朝-刘将孙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

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

早向尊前沉醉,莫听五更钟。

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

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

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

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

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形式:

满江红 其一 建安戏用林碧山韵

元朝-刘将孙

正好花时,忽办得、匆匆来去。

道一往无情,却又别颦愁妩。

四海云鬟高样髻,长思红袖□分路。

怪近来、不怨客毡寒,婵娟误。

黄花约,终难据。

曾未肯,清园住。

只昼思夜梦,浅斟低诉。

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

又争知、寂寞白头吟,寒机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