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二首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形式:

诗词简介

《己亥岁二首》是唐代诗人曹梦徵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干支为题,以示纪实,明确表明了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全诗概况地写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和浩劫,以冷峻深邃的目光洞穿千百年来封建战争的实质,写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翻译

【其一】

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其二】

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

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注释

己亥:唐僖宗乾符六年(西元八七九年)。

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

樵苏:一作「樵渔」。

传闻:一作「波间」。

评注

《笺注唐贤三体诗法》:此诗自来错会,用意深切尤在上。

《唐诗品汇》:谢(叠山)云:「仁人君子闻此诗者,必不以干戈立功名矣。」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仁人之句,卫霍亦当含愧。」(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为实接体,何新之为豪放体。敖东谷曰:「千古滴泪,後之仗钺临戎者,读此诗而不感动者,是无人心也。」吴山民曰:「惨语动情。」金献之曰:「边城诗不过叙从军之苦而已。若此诗可写一通,置之人主座右。」按唐史:僖宗乾符己亥春,高骈破黄巢於亳。巢趋广南,十一月复趋襄阳,刘巨容又破之,所谓「江山入战图」也。时诸将多乐於贪功,忍视民肝脑涂地,故梦徵发此叹。

《载酒园诗话又编》:(梦徵)集中之最,终当以《己亥岁》首篇为冠。

《唐诗快》:此即无定河边之骨也。一且不忍,何况於万!然则,此侯竟当封为「万骨侯」可矣。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云:不及「无定河」二语,而亦足警世。

《说诗晬语》:梦徵之「一将功成万骨枯」……此粗派也。

《唐人绝句精华》:末句极沉痛,以万骨换侯封,是何政策!

收录诗词(140)

曹松(唐)

曹松简介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相关古诗词

己亥岁二首

唐朝-曹松

【其一】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其二】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形式:

长安春日

唐朝-曹松

浩浩看花晨,六街扬远尘。

尘中一丈日,谁是晏眠人。

御柳舞着水,野莺啼破春。

徒云多失意,犹自惜离秦。

形式:

慈恩寺贻楚霄上人

唐朝-曹松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入内谈经彻,空携讲疏还。

形式:

崇义里言怀

唐朝-曹松

马蹄京洛岐,复此少闲时。

老积沧洲梦,秋乖白阁期。

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

把向侯门去,侯门未可知。

形式:

僧院松

唐朝-曹松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

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

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

形式:

贻世

唐朝-曹松

富者非义取,朴风争肯还。

红尘不待晓,白首有谁闲。

浅度四溟水,平看诸国山。

只消年作劫,俱到总无间。

形式:

南游

唐朝-曹松

直到南箕下,方谙涨海头。

君恩过铜柱,戎节限交州。

犀占花阴卧,波冲瘴色流。

远夷非不乐,自是北人愁。

形式:

送胡

唐朝-曹松

辞天理玉簪,指日使鸡林。

犹有中华恋,方同积浪深。

张帆度鲸口,衔命见臣心。

渥泽遐宣后,归期抵万金。

形式:

哭陈陶处士

唐朝-曹松

园里先生冢,鸟啼春更伤。

空馀八封树,尚对一茅堂。

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

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

形式:

言怀

唐朝-曹松

冥心坐似痴,寝食亦如遗。

为觅出人句,只求当路知。

岂能穷到老,未信达无时。

此道须天付,三光幸不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