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之纯 其一

幼岁无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形式:
收录诗词(43)

王若虚(金)

王若虚简介

金藁城人,字从之,号慵夫。章宗永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鄜州录事,历著作佐郎、平凉府判官,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北归。论诗文主张辞达理顺,反对险怪雕琢。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

相关古诗词

门山县吏隐堂记

金朝-王若虚

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今以之馆宾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吏隐”之说,始于谁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盖古今恬不之怪。

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吏而曰隐,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

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谓也,谓其为吏而犹隐耳。孤城斗大,眇乎在穷山之巅,烟火萧然,强名曰县。四际荒险,惨目而伤心。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不贺。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使者旁午于道路,而县以僻阻独若不闻者。邻邑疲于奔命,曾不得一日休。而吾常日高而起,申申自如,冠带鞍马,几成长物,由是处之益安,惟恐其去也。或时与客幽寻而旷望,荫长林,藉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

吾闻江西筠州,以民无嚚讼,任其刺使者,号为“守道院”。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称之,则吾堂之榜虽曰“隐”焉,其谁曰不可哉?

形式:

忆之纯 其一

金朝-王若虚

幼岁无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形式:

忆之纯 其二

金朝-王若虚

面目三年隔,音书万里遥。

宦途俱蹭蹬,日事各萧条。

志大谋常拙,身孤道易消。

本无当世用,隐处会相招。

形式:

忆之纯 其三

金朝-王若虚

俊气轻天下,高情到古人。

衔杯曼卿放,下笔老坡神。

时论谁优劣,人材自屈伸。

穷愁须理遣,不必泪沾巾。

形式:

病中 其一

金朝-王若虚

学道今何得,谋生久不成。

蓝衫几弃物,绛帐亦虚名。

事拙应天意,交疏即世情。

烦忧时自解,感触又还生。

形式:

病中 其二

金朝-王若虚

郁郁穷愁意,营营久病身。

诗情浑欲减,药物但相亲。

未得驱穷鬼,终须问大钧。

三时劳慰抚,甚愧故人真。

形式:

西城赏莲呈晦之

金朝-王若虚

旧赏回头已隔年,高花又见出新妍。

偶成浊酒狂歌会,恰又斜风细雨天。

乐事适来偏有兴,闲身当得分无缘。

作诗莫怪多夸语,差比放翁先着鞭。

形式:

答郑州辨禅师见戏代高防禦

金朝-王若虚

酒肆淫房即道场,一时作戏亦何妨。

吾师自堕泥犁狱,更笑春风柳絮狂。

形式:

题渊明归去来图 其一

金朝-王若虚

靖节迷途尚尔赊,苦将觉悟向人夸。

此心若识真归处,岂必田园始是家。

形式:

题渊明归去来图 其二

金朝-王若虚

孤云出岫暮鸿飞,去住悠然两不疑。

我自欲归归便了,何须更说世相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