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被贬时创作的一首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首联写情,新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意境深远,用词精炼,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翻译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

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注释

天畔:天边,指潘州南巴,即今广东茂名。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居人下:指官人,处于人家下面。客:诗人自指。

“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岭:指五岭。作者时贬潘州南巴,过此岭。

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评注

《碛砂唐诗》:涪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即如此篇,工力悉敌,自是不可及。

《瀛奎律髓》:三、四费无限思索乃得之,否则有感而自得。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三四乃初唐之晚唐,似从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化出。三、四二句,渐以心思相胜,非复从前堆垛之习矣。妙于巧密而浑成,故为大雅。许印芳:三、四细炼,初唐无此巧密。

《唐诗镜》:三、四隽甚,语何其炼!

《诗镜总论》:刘长卿体物情深,工于铸意,其胜处有迥出盛唐者。“黄叶减余年”,的是庾信、王褒语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春归”句何减薛道衡《人日思归》语!

《唐律消夏录》:句句从“切”字说出,便觉沉著,五、六以“同”、“共”二字形容出“独”字来,甚妙。

《唐诗别裁》:巧句。别于盛唐,正在此(“春归”句下)。

《诗式》:发句上句出“新岁”二字点题面,冠以“乡心”二字,题意亦已点明。下句承上句写足,题面、题意俱到。颔联上句承发句下句,以写其不得志。下句承发句上句,以写其不得归。颈联写景兼写情,所谓情景兼到者。落句上句点在南巴,下句归到新岁,词尽而意不尽,言从今兹新岁起,不知还有若干年在此也,与上“乡心”二字亦有回应之意。通首尤以颔联下句为得神。(品)凄丽。

收录诗词(491)

刘长卿(唐)

刘长卿简介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狱,贬南巴尉,复勘后得量移。唐代宗永泰元年(西元七六五年)后入京。大历初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驻扬州。后擢鄂岳转运留后。为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睦州司马。唐德宗建中初迁随州刺史。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李希烈叛,据随州,文房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贞元六年(西元七九〇年)前后。刘随州年辈与杜少陵相若,早年工诗,然以诗名家,则在肃 代以后。与钱起并称「钱 刘」,为大历诗风之主要代表。平生致力于近体,尤工五律,自称「五言长城」,时人许之。诗中多身世之叹,于国计民瘼,亦时有涉及。其诗词旨朗隽,情韵相生。故方虚谷云:「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瀛奎律髓·卷四十二》方仪卫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馀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十八》唐人评长卿诗,尚多微辞。如高仲武云:「(刘)诗体虽不新奇,甚能链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其后则评价日高。《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王阮亭则云:「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何世璂《然镫记闻》)其集称《刘随州集》,一作十卷,一作十一卷。今人注本有储仲君《刘长卿诗编年笺注》、杨世明《刘长卿诗编年校注》。《全唐诗》存诗五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二首。其事迹散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十六·刘长卿》、《唐才子传·卷二·刘长卿传》等处,颇多缺误。今人傅璇琮主编之《〈唐才子传〉校笺》考辨较备。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朝-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形式:

听弹琴

唐朝-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形式: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朝-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形式:

送灵澈上人

唐朝-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形式: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朝-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形式: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唐朝-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形式: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唐朝-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形式: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朝-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形式:

新年作

唐朝-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形式:

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钱

唐朝-刘长卿

春草长河曲,离心共渺然。

方收汉家俸,独向汶阳田。

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

山东征战苦,几处有人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