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右丞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把退隐後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雲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这是诗人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诗把退隐後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翻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雲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注释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评注

《诗人玉屑》: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裏,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遊万物之表者也。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瀛奎律髓》:右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

《王孟诗评》: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

《批选唐诗》:迫近性情,悄然忘言。

《唐诗镜》:五六神境。

《唐诗归》:锺云:此等作衹似未有声诗之先,便有此一首诗,然读之如新出诸口及初入目者,不觉见成,其故难言。谭云:衹是作人,行径幽妙。

《唐诗解》:此堪号「结庐在人境」竞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为一意体,以纵横放肆,外如不整,中实应节也。何新之为高古体。僧慧洪曰:不直言其闲逸,而意中见其闲逸,谓之遗意句法。玩「偶然」二字,得趣幽深。陆钿曰:律合古,意趣非言尽。盖有一種悠然会心处,所见无非道也。

《唐诗评选》:清靡为时调之冠,亦令人欲割爱而不能。

《唐律消夏录》:「行」、「坐」、「谈」、「笑」,句句不说在别业,却句句是别业。「好道」两字,先生既云「空自知」矣,予又安能强下注脚?予友继庄先生曰:「此诗若衹作文字读,辜负先生慈悲不少。然文字三昧,必须于此等诗领会得,方有悟门。」「还期」一字,与「别业」略一照应。

《此木轩论诗汇编》:观其意若不欲为诗者,其诗之绝境乎?「胜事空自知」,正不容他人知。诗有两字诀,曰「无心」。

《古唐诗合解》:此诗不必粘题,亦不必分解,清微之至。

《唐诗成法》:一家别业之由。二别业。三四承一二。五六承三四。七八承五六结。无一语说别业,却语语是别业,神妙乃尔。以「中岁」生「晩家」,以「独往」生「自知」,以「行到」应「独往」,以「坐看」应「自知」,以「水穷」、「雲起」应「兴来」、「胜事」,以「林叟」、「谈笑」而用「偶然」字总应上,此律中带古法。

《唐诗意》:此诗言已造道之致,三联亦比体也。

《近体秋阳》:不脱落一切尘凡,便际此境界,未必有此领略。能此领略,道邪非邪?流对天然,占断终古。八句衹如一句,近体中纤纤出尘,夷犹入道,未有过于此作者。孟浩然雅以泉石自骄,却无此等一作,以虽立品高清,而天怀不如右丞之夷旷也。然而气格严举,孟又当过之矣。

《唐诗从绳》:此全篇直叙格。五六句法径直。此種句法不假造作,以浑成雅健为贵。通首言中岁虽参究此事,不免茫无着落,至晩年方知有安身立命之处。得此把柄,则行止洒落,冷暖自知,水穷雲起,尽是禅機,林叟闲淡,无非妙谛矣。以人我相忘作结,有悠悠自得之意。

《茧斋诗谈》:一气贯注中不动声色,所向惬然,最是难事。古秀天然,杜不能尔。

《唐诗别裁》:行所无事,一片化機。末语「无还期」,谓不定还期也。

《网师园唐诗笺》:一往清气(「兴来」四句下)。

《历代诗评注读本》:第三句至第八句,一气相生,不分转合,而转合自分,自是化工之笔。

《瀛奎律髓汇评》:冯钝吟:第二联奇句惊人。查初白:五六自然,有无穷景味。纪晓岚: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然不可以躐等求也。学盛唐者,当以此種为归墟,不得以此種为初步。又云:此種皆熔炼之至,渣滓俱融,涵养之熟,矜躁尽化,而後天機所到,自在流出,非可以摹拟而得者。无其熔炼涵养之功,而以貌袭之,即为窠臼之陈言,敷衍之空调。矫语盛唐者,多犯是病。此亦如禅家者流,有真空、顽空之别,论诗者不可不辨。

收录诗词(393)

王维(唐)

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相关古诗词

辛夷坞

唐朝-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形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朝-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形式:

相思

唐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形式:

终南别业

唐朝-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形式:

赠裴十迪

唐朝-王维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形式:

汉江临泛

唐朝-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形式:

山中送别

唐朝-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形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朝-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形式:

鹿柴

唐朝-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形式:

酌酒与裴迪

唐朝-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