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幽芳亭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馀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形式:

诗词简介

《书幽芳亭记》为黄庭坚所作的一篇堪与《爱莲说》相比肩的精美小品文。但由于前者被选入中学教材,广为人知;而黄庭坚本人以诗名世,他的散文创作被掩盖了。黄庭坚此文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翻译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称之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艾蒿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自己长期在外做官,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枝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枝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兰花被世人认为是国香,当权者却说“芳兰当门,不得不除”,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吧!

注释

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曾在《离骚》里以兰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

薄丛:贫瘠的丛林。

芳:发出芳香。

不见:不被人知道。

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贵:以……为贵。

不得不锄:亦作“不得不除”。语出《三国志·蜀志·周群传》:“先主将诛张裕,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裕遂弃市。”比喻贤能之士生性抗直,时有违迕,为上者将不能容忍,势必去之。

收录诗词(2378)

黄庭坚(宋)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 · 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代-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前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形式:

清平乐 · 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形式:

念奴娇

宋代-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形式:

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形式:

望江东

宋代-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形式:

题竹石牧牛

宋代-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形式:

登快阁

宋代-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形式:

鹧鸪天 ·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宋代-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形式:

题落星寺四首(其三)

宋代-黄庭坚

落星开士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绝妙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形式:

薄薄酒二章

宋代-黄庭坚

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

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

无祸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

富贵于我如浮云,小者谴诃大戮辱。

一身畏首复畏尾,门多宾客饱僮仆。

美物必甚恶,厚味生五兵。

匹夫怀璧死,百鬼瞰高明。

丑妇千秋万岁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

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醇醪养牛等刀锯,深山大泽生龙蛇。

秦时东陵千户食,何如青门五色瓜。

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雨池蛙。

性刚太傅促和药,何如羊裘钓烟沙。

绮席象床琱玉枕,重门夜鼓不停挝。

何如一身无四壁,满船明月卧芦花。

吾闻食人之肉,可随以鞭朴之戮;

乘人之车,可加以鈇钺之诛。

不如薄酒醉眠牛背上,丑妇自能搔背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