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帝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北朝时期梁代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 萧绎于514年封湘东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47年出荆州,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侯景之乱时,梁武帝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其余职务如故。549年梁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哥哥邵陵王萧纶,并击退襄阳都督萧詧(萧誉之兄弟)的来犯;之后再命王僧辩率军东下消灭侯景。552年侯景死后,萧绎即帝位于江陵。当时,群臣中有人建议返回旧都建康,但萧绎没有同意。 萧绎即帝位之后,其弟武陵王萧纪称帝于益州;于是萧绎便派兵前往四川消灭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此举给了西魏可趁之机,益州因此沦落敌手。554年,萧绎给西魏宇文泰写信,要求按照旧图重新划定疆界,言辞又极为傲慢。宇文泰大为不满,命令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将领以5万兵马进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梁元帝战败,由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随后,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军营投降。不久为襄阳都督萧詧以土袋闷死,江陵“阖城老幼被虏入关”,后葬于颍陵,颍陵现存一对石兽(方旗庙石刻)。 梁元帝是一个爱好读书与喜好文学的君主,“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馀,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故以水溅兰桡,芦侵罗袸。菊泽未反,梧台迥见,荇湿沾衫,菱长绕钏。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歌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
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
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
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
秋何月不清,月何秋不明?
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
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
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
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
相思相望,路远如何!
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
愁萦翠眉敛,啼多红粉漫。
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
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其一】
幄中清酒马脑钟,裙边杂佩琥珀龙。
虚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其二】
浓黛轻红点花色,还欲令人不相识。
金壶夜水讵能多,莫持奢用比悬河。
【其三】
沙棠作船桂为楫,夜渡江南采莲叶。
复值西施新浣纱,共向江干眺月华。
【其四】
月华似璧星如佩,流影澄明玉堂内。
邯郸九枝朝始成,金巵玉碗共君倾。
【其五】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
【其六】
七彩随珠九华玉,蛱蝶为歌明星曲。
兰房椒閤夜方开,那知步步香风逐。
其一
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其二
试看机上交龙锦,还瞻庭里合欢枝。映日通风影珠幔,飘花拂叶度金池。不闻离人当重合,惟悲合罢会成离。
其三
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适言新作作纨诗。谁悟今成织素辞。
其四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若使月光无近远,应昭离人今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