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诗三首 其一

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

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

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

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

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形式:
收录诗词(18)

支遁(晋)

支遁简介

东晋僧。河东林虑人,或曰陈留人,字道林,世称“林公”、“支公”。俗姓关。少任心独往,尝于馀杭山沉思道行。年二十五出家。游京师,为当时名士所激赏。后隐郯,居?山,与王羲之、谢安等游。晋哀帝曾请其赴京都建康讲《道行般若经》。善草隶,好作诗。又好养鹰马,自云“爱其神骏”。善谈玄理,注《庄子·逍遥游》,有见解。著《即色游玄论》,主张“即色是空”,创般若学即色义。今有辑本《支遁集》。

相关古诗词

四月八日赞佛诗

晋代-支遁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

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

菩萨彩灵和,眇然因化生。

四王应期来,矫掌承玉形。

飞天鼓弱罗,腾擢散芝英。

绿澜颓龙首,缥蕊翳流泠。

芙蕖育神葩,倾柯献朝荣。

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

珍祥盈四八,玄黄曜紫庭。

感降非情想,恬怕无所营。

玄根泯灵符,神条秀形名。

圆光朗东旦,金姿艳春精。

含和总八音,吐纳流芳馨。

迹随因溜浪,心与太虚冥。

六度启穷俗,八解濯世缨。

慧泽融无外,空同忘化情。

形式:

咏八日诗三首 其一

晋代-支遁

大块挥冥枢,昭昭两仪映。

万品诞游华,澄清凝玄圣。

释迦乘虚会,圆神秀机正。

交养卫恬和,灵知溜性命。

动为务下尸,寂为无中镜。

形式:

咏八日诗三首 其二

晋代-支遁

真人播神化,流渟良有因。

龙潜兜术邑,漂景阎浮滨。

伫驾三春谢,飞辔朱明旬。

八维披重蔼,九霄落芳津。

玄祗献万舞,般遮奏伶伦。

淳白凝神宇,兰泉涣色身。

投步三才泰,扬声五道泯。

不为故为贵,忘奇故奇神。

形式:

咏八日诗三首 其三

晋代-支遁

缅哉玄古思,想托因事生。

相与图灵器,像也像彼形。

黄裳罗帕质,元服拖绯青。

神为恭者惠,迹为动者行。

虚堂陈药饵,蔚然起奇荣。

疑似垂嚱微,我谅作者情。

于焉遗所尚,肃心拟太清。

形式:

五月长斋诗

晋代-支遁

炎精育仲气,朱离吐凝阳。

广汉潜凉变,凯风乘和翔。

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四部钦嘉期,洁己升云堂。

静晏和春晖,夕阳厉秋霜。

萧条咏林泽,恬愉味城傍。

逸容研冲赜,彩彩运宫商。

匠者握神标,乘风吹玄芳。

渊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长。

亹亹维摩虚,德音畅游方。

罩牢妙倾玄,绝致由近藏。

略略微容简,八言振道纲。

掇烦练陈句,临危折婉章。

浩若惊飙散,囧若挥夜光。

寓言岂所托,意得筌自丧。

沾洏妙习融,靡靡轻尘亡。

萧索情牖颓,寥郎神轩张。

谁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

愿为游游师,棹柂入沧浪。

腾波济漂客,玄归会道场。

形式:

八关斋诗三首 其一

晋代-支遁

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

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

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

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

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形式:

八关斋诗三首 其二

晋代-支遁

三悔启前朝,双忏暨中夕。

鸣禽戒朗旦,备礼寝玄役。

萧索庭宾离,飘遥随风适。

踟蹰歧路嵎,挥手谢内析。

轻轩驰中田,习习陵电击。

息心投佯步,零零振金策。

引领望征人,怅恨孤思积。

咄矣形非我,物外固已寂。

吟咏归虚房,守真玩幽赜。

虽非一往游,且以闲自释。

形式:

八关斋诗三首 其三

晋代-支遁

靖一潜蓬庐,愔愔咏初九。

广漠排林筱,流飙洒隙牖。

从容遐想逸,采药登祟阜。

崎岖升千寻,萧条临万亩。

望山乐荣松,瞻泽哀素柳。

解带长陵坡,婆娑清川右。

泠风解烦怀,寒泉濯温手。

寥寥神气畅,钦若盘春薮。

达度冥三才,恍惚丧神偶。

游观同隐丘,愧无连化肘。

形式:

咏怀诗五首 其一

晋代-支遁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益,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沈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形式:

咏怀诗五首 其二

晋代-支遁

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

偃蹇收神辔,领略综名书。

涉老咍双玄,披庄玩太初。

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

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

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涂。

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

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