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咏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

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

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

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

形式:

注释

三代将门:《汉书•李广苏建传赞》:“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

结发:束发之意,指初成年。

上:述古堂本作“门”。单(chán禅)于: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

名王:《汉书•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颜师古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句谓哪里只是令匈奴遣名王人侍天子?

婴:遭遇。穹庐:毡做的大型圆顶帐篷。《汉书•匈奴传》:“匈奴父子同穹庐卧。”句谓遭遇同居穹庐(指投降匈奴)的耻辱。

坐:犹顿、遽,说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此:指“穹庐耻”。《汉书•苏武传》:“(陵)因谓武曰:……陵始降时,忽忽(若有所失貌)如狂,自痛负汉。”此句即用其意。

“深衷”二句:投躯,谓献身出力。《汉书•苏武传》载陵谓武曰:“陵虽驽怯,令汉且贳(宽赦)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指降敌之事)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指曹沫为鲁庄公在柯邑劫齐桓公事,参见《史记•刺客列传》),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又《李陵传》载陵降匈奴后,上怒甚,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曰:“彼(指陵)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此二句即用其意。

引领:伸颈远望。子卿:苏武字子卿,天汉元年(前一○○)出使匈奴,单于多方胁降,武皆不为所屈,遂被留匈奴凡十九年,帝时还汉,拜典属国。陵与武素厚,单于尝令陵说武降,武不从;后武归汉,陵曾置酒与之诀别,泣下数行。事见《汉书•苏武传》。理:申辩。言不是您还有谁能为我申辩。此二句写陵与武别后,对武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393)

王维(唐)

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相关古诗词

辛夷坞

唐朝-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形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朝-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形式:

相思

唐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形式:

终南别业

唐朝-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形式:

赠裴十迪

唐朝-王维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形式:

汉江临泛

唐朝-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形式:

山中送别

唐朝-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形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朝-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形式:

鹿柴

唐朝-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形式:

酌酒与裴迪

唐朝-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