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登山自平地,高以下为基。

脚根如不力,崔嵬焉得跻。

突兀五台峰,中有三天路。

直上万仞冈,虚空更无柱。

所以大易训,礼卑而智崇。

卑法业乃积,崇效德方隆。

文艺道之英,根深枝叶茂。

培养欲沉潜,诵读宜宏富。

人伦庶物间,天则不可违。

要令常著察,内省免瑕疵。

能以无碍心,而行真实地。

高明亦中庸,攸往无不利。

穷达固有遇,尧桀在所趋。

阿衡与陋巷,百代同光辉。

秦俗喜淳庞,况存圣哲矩。

忠信肯好学,一日应千里。

吾愧尔师表,此志良勤劬。

勉旃二三子,迈往毋踌蹰。

形式:
收录诗词(6)

许孚远(明)

许孚远简介

明浙江德清人,字孟中,号敬庵。从唐枢学。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万历二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所部多僧田,孚远入其六成于官。又募民垦海坛地八万三千有奇,筑城建营舍,聚兵以守,并请经理南日、彭湖及浙中陈钱、金塘、玉环、南麂诸岛。官至兵部左侍郎。学宗王阳明,笃信良知。有《敬和堂集》。

相关古诗词

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明朝-许孚远

登山自平地,高以下为基。

脚根如不力,崔嵬焉得跻。

突兀五台峰,中有三天路。

直上万仞冈,虚空更无柱。

所以大易训,礼卑而智崇。

卑法业乃积,崇效德方隆。

文艺道之英,根深枝叶茂。

培养欲沉潜,诵读宜宏富。

人伦庶物间,天则不可违。

要令常著察,内省免瑕疵。

能以无碍心,而行真实地。

高明亦中庸,攸往无不利。

穷达固有遇,尧桀在所趋。

阿衡与陋巷,百代同光辉。

秦俗喜淳庞,况存圣哲矩。

忠信肯好学,一日应千里。

吾愧尔师表,此志良勤劬。

勉旃二三子,迈往毋踌蹰。

形式:

游崆峒纪事

明朝-许孚远

秦郊雨乍歇,关山云未收。

我因校士罢,漫作崆峒游。

高平迤逦四十里,崆峒崒嵂天中起。

泾水汤汤山下流,问道宫前初至止。

篮舆倒挽陟崇冈,白云茂茂古木苍。

元鹤深居岩下洞,咫尺仙踪不可望。

有客邀我东台上,梵宫杯酒聊相向。

登临到处意难禁,急呼衲子为前乡。

西行数百武,徙倚青松阿。

瞥见万仞壁,云中影婆娑。

青黄色相杳难指,登州海市差可拟。

直如混沌气初分,人间画图那有此。

从兹转入三天门,峡中一线百回身。

峰头伏谒元帝室,俯视迷茫混八垠。

徘徊且复空亭坐,须臾林霏云影破。

千崖万壑顿生辉,飞鸟天边看个个。

乘舆直上香山顶,旷然遐瞩无畦町。

云外青山山外云,六合都归一瞬顷。

昆崙万里断复连,黄河百折绕中原。

帝王贤圣屈指数,雍州形胜何其尊。

吁嗟轩辕氏,下问广成子。

御世本元灵,静者握其纪。

轩辕广成不可作,纷纷议论徒穿凿。

大道若容私智求,乾坤炉鼎宜销烁。

兴尽归来已夕阳,五台云气复苍黄。

阴晴昼夜理如是,羽化难期空断肠。

形式:

刘璧亭年丈招饮舟中

明朝-许孚远

树影离离河水流,使君载酒泛沧洲。

卷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

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

形式:

登南高峰夜归湖上

明朝-许孚远

杖藜扶醉蹑层空,吴越江山一望中。

南渡楼台馀宿草,西陵杉桂动秋风。

烟消野寺鸣孤鹤,日落沧洲度远鸿。

归向湖心吟夜月,一蓑潇洒即渔翁。

形式:

黄村塔院归途遇雨宿舟中

明朝-许孚远

山行云气满萝衣,忽向黄村失翠微。

自爱良朋五湖集,不妨夜雨一蓑归。

身随鸥鸟眠俱稳,歌发阳春和更稀。

剩有渔灯破清晓,苍烟白露共依依。

形式:

洵阳道中

明朝-许孚远

历遍商颜路,言从汉水濆。

秦关千里尽,楚地一江分。

岸柳移春棹,山鸠度晚云。

悠然乡国意,野吹隔溪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