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形式:

诗词简介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开头两句追忆“去年今日”的情景,先点出时间和地点,接着描写佳人,以“桃花”的红艳烘托“人面”之美;结尾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与“去年今日”有同有异,有续有断,桃花依旧,人面不见。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的无限怅惘之情。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

翻译

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

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评注

沈括《梦溪笔谈》: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秖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惟《本事诗》作“秖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吴乔《围炉诗话》:唐人作诗,意细法密,如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后改为“人面秖今何处在”,以有“今”字,则前后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

收录诗词(5)

崔护(唐)

崔护简介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相关古诗词

题都城南庄

唐朝-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形式:

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唐朝-崔护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滉荡,绣毂下娉婷。

林榭回葱茜,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肯画兰亭。

形式:

山鸡舞石镜

唐朝-崔护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

物象纤舞隐,禽情只自迷。

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

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

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

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形式:

郡斋三月下旬作

唐朝-崔护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

残红披独坠,初绿间浅深。

偃仰倦芳褥,顾步爱新阴。

谋春未及竟,夏初遽见侵。

形式:

五月水边柳

唐朝-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