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徐州李司空猎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形式:

诗词简介

《观徐州李司空猎》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律。唐代中期名将、西平郡王李晟二子李願、李愬都曾出镇徐州。其中李願於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为检校司空。此诗可能就作於这段时间前后。

此诗主要写李司空打猎的过程以及众人观猎的情貌,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的英勇骑士形象。诗先叙事,铺写背景。前二联描写旭日东升、晨风方起、红旗猎猎、骏马奔驰,铺开了一幅围猎的宏大场景,为主人公出场做好铺垫。接着写英雄人物亮相出场。颈联正面描写这位骁勇猎手当众显露猎射飞雁,表现其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尾联通过随从和观猎者的反应,从侧面突出了主人公的射艺超群。全诗取材精确,剪裁得当,写得乾净利落。

诗的起联两句叙事:「晓出禁城」,点明围猎时间;「分围浅草」,写出壮阔场面。两句为全诗铺写了一个背景,画面开朗,色彩鲜丽。

颔联「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中的「红旗向日」,色彩何其耀目;「白马迎风」,气宇何等轩昂!

总括诗的前半部分,一至三句,是以朝霞满天,晨风拂煦,绿草如茵,红旗向日,作为人物亮相之前的壮丽场景,紧接而来的「白马骤迎风」一句,是英雄人物跃马出场,施展浑身「帅」劲的亮相动作。由此而下,此诗便将写作重心转到这位骁勇骑士当众显露猎射飞雁,矫健灵活的杰出身手上去。

「背手抽金镞」,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

对于这位英雄射手的真正的评价,当然不是停留在一招一式的动作表面。关键所在,毕竟还有待于亮出他那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果然,刹那之间,就在围观的人群中间,突然爆发出一阵哄然的欢呼,并且一齐指向遥远的天空。原来蓝天高处,一只带箭的鸿雁,垂着双翅,直向地面坠落下来。东坡词云:「高处不胜寒。」此处「寒空」之「寒」,虽有点出时令的作用,但主要在渲染高飞鸿雁的凌绝苍穹,从而加强了一箭高高命中的神异气氛。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由于射雁成功而出现的欢声雷动的热烈场面,自可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此诗在取材方面,乾净利索地只写场面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又只写此一马上英雄的一个手势与一个身段,并以刹那之间雁落寒空的独特镜头使之迸发异彩,取材之精确,描写线条之明快,确乎令人随同「万人齐指」而为之欢呼叫绝。

翻译

早上人马出奔郡城以东,众人分守围猎浅草丛中。

红旗招展向着初升太阳,白马奔驰迎着烈烈劲风。

反手先从背后抽出金箭,翻身再满满地拉开角弓。

众人喝彩共同所指之处,一只大雁坠落十里高空。

注释

李司空:未详何人,疑指唐代中期名將、西平郡王李晟二子李願或李愬。

猎:打猎。

郡城:郡治所在地。此指徐州城。

红旗:古代用作军旗或用于仪仗队的红色旗。

金镞:金属制成的箭头。这里指箭。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角弓:以兽角为饰的良弓。《诗经·小雅·角弓》:「驳骍角弓,翩其反矣。」朱熹集传:「角弓,以角饰弓也。」

评注

《云溪友议》:白公(居易)曰:「张三作《猎》诗,以较王右丞,予则未敢优劣也。」王维诗曰:「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離处,千里暮云平。」张祜诗曰:「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近体秋阳》:嬉戏庄雅,两擅其胜。真而不村俗,小而奋情。

《围炉诗话》:张祜《观李司空猎》诗,精神不下右丞,而丰采迥不同。

《蠖斋诗话》:白尚书以祜《观猎》诗,谓张三较王右丞未敢优劣,似尚非笃论。祜诗……细读之,与右丞气象全别。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一诗(另一首指《残猎》)无大好处,但取其写兴逼真。「开」字,炼(「红旗」句下)。「骤」字炼(「白马」句下)。声色俱到(末句下)。

收录诗词(500)

张祜(唐)

张祜简介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遂至淮南。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故一生蹭蹬。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相关古诗词

何满子

唐朝-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形式:

题金陵渡

唐朝-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形式:

正月十五夜灯

唐朝-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形式:

集灵台二首

唐朝-张祜

【其一】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籙,太真含笑入帘来。

【其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形式:

赠内人

唐朝-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形式:

樱桃

唐朝-张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形式:

观徐州李司空猎

唐朝-张祜

晓出郡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形式:

唐朝-张祜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

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

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形式:

鹦鹉

唐朝-张祜

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沉淫。

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

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

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

形式:

再吟鹦鹉

唐朝-张祜

万里去心违,奇毛觉自非。

美人怜解语,凡鸟畏多机。

未胜无丹嘴,何劳事绿衣。

雕笼终不恋,会向故山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