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形式:

诗词简介

这是咏春之作,极力赞美春光,上阕写冬雪后放晴,杨柳绿绽,表示对人类的友好;梅花提醒人们及早探春,莫留遗憾,向人们送来微笑。柳与梅极具人情味,乃是由于作者对它们的深爱并由此展开下阕。「小艳」指柳,它虽不艳丽,却格外醒目。「到清明」三句,以「百花」在清明时盛开后即凋残、春已过去一半的事实,反衬柳梅独占春天前半的荣耀,并引发出结尾的议论:探春者要早占春景,不怕春寒,醉心畅游,内心自暖!其实,此处含有哲理意蕴:人们莫要负青春,莫畏险阻,早抓时机,以期有所作为。

翻译

雪后阴云散尽,拂晓时池水花木的庭院已然放晴。杨柳绽放着嫩芽新叶,遇人便露出了喜悦媚眼。更有风流多情,是那一点梅心。远远地与杨柳相映,隐约地露出淡淡的哀愁、微微的笑容。

一年春光最好之时,不在繁花盛开的时候,那小小的花朵,疏淡的香味最为娇媚温柔。到了清明前后,繁花盛开一片纷乱,现极盛衰微的征兆,已丧失了春光美景的一半。及早地占取那短促的韶光。共同游乐追欢,莫管料峭春寒,醉酒红颜浑身自然温暖。

注释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

放:露出。

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

约略:大概,差不多。

颦(pín):眉毛

浓芳:繁花浓艳

疏(shū)香:借指梅花。

乱:热闹,红火。

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但莫管:只是不要顾及。

评注

朱彝尊:着笔唯恐伤题,总不欲涉痕迹。咏物一派,高不能及,石帚此种亦最可发。

收录诗词(21)

李元膺(宋)

李元膺简介

李元膺,东平(今属山东)人,宋代词人。生平未详。绍圣间,李孝美作《墨谱法式》,元膺为序。又蔡京在翰苑,因赐宴西池,失足落水,几至沉溺,元膺闻之笑曰:“蔡元长都湿了肚里文章。”京闻之怒,卒不得召用。据此,元膺当为哲宗、徽宗时人。近人赵万里辑有《李元膺词》一卷,凡九首。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宋代-李元膺

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形式:

茶瓶儿

宋代-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形式:

观前古美人图

宋代-李元膺

璧月尘昏琼树秋,无从百媚一回眸。

荼蘼香度梅妆冷,鹦鹉声低玉笛幽。

吐袖但能知祸水,逢春辄莫上迷楼。

归来安守无盐女,不宠无惊共白头。

形式:

十忆 · 其一 · 行

宋代-李元膺

屏帐腰支出洞房,花枝窣地领巾长。

裙边遮定鸳鸯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形式:

十忆 · 其二 · 坐

宋代-李元膺

椅上藤花阚面平,绣裙斜绰茜罗轻。

踏青姊妹频来唤,鸳履贪弓不意行。

形式:

十忆 · 其三 · 饮

宋代-李元膺

绿蚁频催未厌多,帕罗香软衬金荷。

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形式:

十忆 · 其四 · 歌

宋代-李元膺

一串红牙碎玉敲,碧云无力驻晴霄。

也知唱到关情处,缓按馀声眼色招。

形式:

十忆 · 其五 · 书

宋代-李元膺

纤玉参差象管轻,蜀笺小研碧窗明。

袖纱密掩嗔郎看,学写鸳鸯字未成。

形式:

十忆 · 其六 · 博

宋代-李元膺

小阁争筹画烛低,锦茵围坐玉相攲。

娇羞惯被诸郎戏,袖映春葱出注迟。

形式:

十忆 · 其七 · 颦

宋代-李元膺

漫注横波无语处,轻拢小板欲歌时。

千愁万恨关心曲,却使眉尖学别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