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沉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形式:

诗词简介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咏花词。菊在秋季开放,但这里所咏的盆中菊在端午开放,词人在初夏欣赏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开放的夏日气候,“薰风殿阁樱桃节”,说温暖的南风吹满殿阁,樱桃也成熟了。“碧纱窗下沉檀爇”,屋内燃着驱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凸写菊花开放时节。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写出因花开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赞叹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全词最后才说出这一“菊”字,而惊叹、欣喜之情灵动地展现在其中。

注释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沈(shěn)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爇(ruò):烧。

老圃:有经验的菜农。

收录诗词(369)

顾太清(清)

顾太清简介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 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清代-顾太清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形式:

菩萨蛮 · 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沉檀爇。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形式:

宝藏寺

清代-顾太清

宝藏云峰秀,春山碧草齐。

清凉禅客室,冰玉主人题。

花雨层台上,泉声法座西。

登高渺城郭,万井晓烟低。

形式:

东山草堂

清代-顾太清

春水满池塘,春光入草堂。

黄茅初盖顶,紫燕欲窥梁。

卉木见真趣,图书森古香。

蒙蒙新雨歇,花萼婉清扬。

形式:

东山草堂

清代-顾太清

淑气催花萼,春风入酒樽。

日长帘幂寂,人静鸟声喧。

拂座清松影,侵阶碧藓痕。

山堂通略彴,词赋接文园。

形式:

次夫子清明日双桥新寓原韵

清代-顾太清

萧寺垂杨岸,明湖第几湾。

去来今日事,二十五年间。

碧瓦凄春殿,玉峰看远山。

僧窗对流水,欲往听潺潺。

形式:

次夫子清明日双桥新寓原韵

清代-顾太清

欲往城西寺,还须待杏花。

羸躯仍怯冷,好景不容赊。

柳眼蘸春水,渡头明晚霞。

溪山生暝色,闪闪数归鸦。

形式:

二十二日由白云观过天宁寺

清代-顾太清

遂过天宁寺,花香染客裾。

藓碑迷故事,风障护春蔬。

野草浓于绣,遥山淡若虚。

方今正望雨,宿麦及时锄。

形式:

法源寺看海棠遇阮许云姜许石珊枝钱李纫兰即次壁刻钱百福老人诗韵赠之

清代-顾太清

箨石文章在,风流天下传。

即看诗句好,想见老人颠。

绕座飞花雨,成阴荡碧烟。

禅房春昼静,香接逆风前。

形式:

法源寺看海棠遇阮许云姜许石珊枝钱李纫兰即次壁刻钱百福老人诗韵赠之

清代-顾太清

春老花盈树,丰神借客传。

绿阴随日转,红片任风颠。

邂逅江南秀,檀栾法界烟。

题诗寄同好,问讯绮窗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