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形式:

诗词简介

这两首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系诗人现存最早的作品。作者时年二十岁,离日本归国,是诗系留别汤国顿之作。汤国顿,即汤睿。国顿,一作觉钝、觉顿,号荷庵,广东番禺人,是诗人居留日本时的好友。辛亥革命时任中国银行总裁。1916年被军阀龙济光刺杀。

注释

“海天”句:《周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诗用此典,借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造成的悲惨局面。龙战,群雄并峙,互相争夺,此喻列强侵略中国。

“披发”句: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披发下大荒。”曼殊由此变化而来,用以抒发诗人无边的哀愁。大荒,广野,极言其旷远。

“易水”句:荆轲至易水上曾有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诗人以荆轲自喻,借以表示他归国反清的决心。

收录诗词(98)

苏曼殊(现代)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等文,曾任报刊编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诗悱恻芬芳,又以浅近文言作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并翻译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有《苏曼殊全集》。

相关古诗词

佳人

清代-苏曼殊

佳人名小品,绝世已无俦。

横波翻写泪,绿黛自生愁。

舞袖倾东海,纤腰惑九州。

传歌如有诉,馀转杂箜篌。

形式:

樱花落

清代-苏曼殊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宵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空将清泪滴深怀。

多情漫作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已灰。

形式:

何处

清代-苏曼殊

何处停侬油壁车,西泠终古即天涯。

捣莲煮麝春情断,转绿回黄妄意赊。

玳瑁窗虚延冷月,芭蕉叶卷抱秋花。

伤心怕向妆台照,瘦尽朱颜只自嗟。

形式:

为玉鸾女弟绘扇

清代-苏曼殊

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

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

形式: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

清代-苏曼殊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形式:

柬法忍

清代-苏曼殊

来醉金茎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形式:

莫愁湖寓望

清代-苏曼殊

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月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形式: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所怀,寄二兄广州,兼呈晦闻、哲夫、秋枚三公沪上

清代-苏曼殊

寒禽衰草伴愁颜,驻马垂杨望雪山。

远远孤飞天际鹤,云峰珠海几时还?

形式: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清代-苏曼殊

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著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形式: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清代-苏曼殊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