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此词是北宋词人朱敦儒作于西都(今洛阳)的词。上阕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下阕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权贵的不屑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和志向。
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天性是懒散和疏狂。天帝曾批给我管理风露的诏帛,我也多次上呈留住彩云,借走月亮的奏章。
诗一写就是一万首,酒一饮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过侯王。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愿插着梅花醉卧在洛阳中。
鹧鸪(zhègū)天: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喁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西都:指洛阳,宋朝时称洛阳为西京。
清都:相传天帝的府地。
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
分付:一作“懒慢”。
疏狂:狂放不羁。
给雨:一作“给露”。
累(lěi):数次。
章:指上呈天帝的奏章。
觞(shāng):古代蛊酒的容器。
玉楼金阙(què):指汴京的宫殿。
黄升《绝妙词选》:以词章擅名,天资旷远。
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猛向这边来,得个信音端的。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
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着眼,认取自家身。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
脆甜肭子无反恶,肥嫩恙儿不杀生。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
争似野人茅屋下,日高澹煮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