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写人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翻译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添字浣溪沙》、《山花子》《南唐浣溪沙》。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菡萏:荷花的别称。

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今陕西省横山县西。《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唐·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评注

王国维《人间词话》: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荆公尝问山谷曰:「江南词何者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妙。冯延已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南唐中宗《出花子》云:「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后主虽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选声配色,恰是词语。

黄苏《蓼园词选》:按「细雨梦回」二句,意兴清幽,自系名句。 结尾「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不仅十分贴切地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也含蓄地表达出人物的心情,具有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收录诗词(7)

李璟(五代十国)

李璟简介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字伯玉,原称徐景通,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南唐昇元七年(公元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逝世,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的书法颇佳,与其子李煜并称「南唐二主」,其诗词被收录《南唐二主词》中。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形式: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形式:

望远行

五代-李璟

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馀寒欲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形式: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景逵进士李建勋中书徐铉勤政殿学士张义方登楼赋

五代-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势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形式:

游后湖赏莲花

五代-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

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形式:

应天长 · 一钩初月临妆镜

五代-李璟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形式:

五代-李璟

灵槎思浩荡,老鹤倚崆峒。

苍苔迷古道,红叶乱朝霞。

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