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诗是大历十四年(779)春在鄠县令任上作。此诗抒写了诗人久困官舍偶尔郊游时,面对充满生命力的美好春光陶然而醉的闲适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弃官归隐的念头,表现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厌憎和对自由散淡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是平凡的事物和平常的景色,却蕴涵着无限的诗情画意。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人格和诗风都颇类陶渊明。

翻译

困守官舍,使我终年地烦闷。漫步郊野,曙光荡涤我的胸襟。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淡泊了我的尘念俗情。斜倚树丛,我休息得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我向来喜爱幽静,可惜总难以遂心。公务缠绕,生活常感觉迫促不宁。我终将辞谢官职,去营造茅屋一进,追随陶潜的步履,但愿得到那清雅的风情。

注释

跼(jú):拘束。

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澹(dàn):澄净。虑:思绪。

丛:树林。憩(qì):休息。

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霭(ǎi):云气,这里作动词,笼罩。

“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斯,一作“期”。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收录诗词(570)

韦应物(唐)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相关古诗词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朝-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形式: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朝-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形式:

滁州西涧

唐朝-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形式:

东郊

唐朝-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形式: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朝-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形式:

简卢陟

唐朝-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形式: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朝-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形式:

夕次盱眙县

唐朝-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形式: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朝-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形式:

长安遇冯著

唐朝-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