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形式:

诗词简介

《人日寄杜二拾遗》是唐代诗人高适晚年在蜀州(今四川崇州)任刺史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思念之情。首四句寄慰杜甫,「思故乡」既是言杜,亦是自谓,二人故乡同为当时正在战乱的中原,这一「思」便将二人情感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次四句写自身,既「无所预」又「复千虑」,表白忧国情怀,「空相忆」、「知何处」,则添一层无奈与落寞之感。末四句进而将自己庸碌自适与友人飘泊四方比照,逗出「愧」意,回应篇首,写足题意。全诗以浑朴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调,传达了跌宕起伏的感情。

翻译

人日这天题诗寄向成都草堂,远远怜念旧友定在思念故乡。

柳枝泛绿这美景却不忍看见,梅花开满枝头让人空自断肠!

身在偏远南方大事难以参预,心怀百重担心还有千重忧虑。

今年的人日彼此在空相回忆,明年的人日更不知身在何处?

高卧东山转眼度过了三十春,哪里料到书剑飘零终老风尘。

老态龙钟还辱居高位二千石,内心有愧你四处流离的友人!

注释

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杜二拾遗:卽杜甫。

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此处指杜甫的成都草堂。

弄色:显现美色。宋·苏轼《宿望湖楼再和》诗:「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空:一作「堪」。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远藩(fān):一作「南蕃」。指南方的遥远地区。

预:参与。此处是参预朝政之意。

百忧复千虑:极言忧虑之多。

人日:一作「此日」。

东山:东晋谢安曾高卧东山(今浙江省上虞市西南),不愿出来做官,这里诗人以谢安自比。

三十春:高适二十岁时到长安谋出路,四十九岁中第授官,恰好三十年。

书剑:古代士人随身携带之物,喩文武。《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风尘:宦途,官场。晋·葛洪《抱朴子·交际》:「驰骋风尘者,不懋建德业,务本求己。」

忝(tiǎn):有愧于,常用作谦辞。

二千石(dàn):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卽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孔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评注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洪影庐曰:高适寄杜云「愧尔东西南北人」,杜则云「东西南北正堪论」,如钟磬在簴,叩之则应,非若今人酬和为次韵所局也。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直率不厌其浅。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情真意恳,词亦是达。

明·陆时雍《唐诗镜》:语多合拍,虽无他奇,故是可咏。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首二总提,次四思故乡,下六怜故人…七八意转而韵不转,九十韵转而意不转,杜集亦时用此法。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高、杜二诗,虽是各臻至极,毕境先高后杜,乃为明于诗之正变源流者。高诗只如此,杜答诗乃淋漓尽致,二者孰优?「今年人日空相忆」云云,只是不说出来。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此篇三韵是古风正调,与《江上吟》同。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法老气苍,学者须细心效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言羁绊一官,萍踪断梗,远不如遨游四方之为乐也。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收摄沉顿。此一字一顿,老杜和作乃分诠四段以应之,宜取参看。

清·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达夫歌行以骨健胜,最难学,此唯取其平易近人者,然亦恐费手。淡语不堪多读(末四句下)。

近·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沉痛(「明年人日」句下)。

收录诗词(259)

高适(唐)

高适简介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

唐朝-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形式:

除夜作

唐朝-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形式: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朝-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形式:

别董大(其一)

唐朝-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式:

塞上听吹笛

唐朝-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形式:

人日寄杜二拾遗

唐朝-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形式:

封丘作

唐朝-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形式:

别董大其二

唐朝-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形式:

渔父歌

唐朝-高适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形式:

酬马八效古见赠

唐朝-高适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