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词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之词作。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全词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翻译

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落日时分我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之一,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评注

贺裳: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

陈廷焯: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

收录诗词(33)

黄公绍(宋)

黄公绍简介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形式:

竞渡棹歌

宋代-黄公绍

望天湖,望天湖,绿杨深处鼓𪔱𪔱。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

形式:

潇湘神 · 斗轻桡

宋代-黄公绍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教看得几吴舠。

形式:

潇湘神 · 看龙舟

宋代-黄公绍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形式:

潇湘神 · 贺灵鼍

宋代-黄公绍

驾灵鼍,驾灵鼍,几年翠舞与珠歌。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形式:

潇湘神 · 马如龙

宋代-黄公绍

马如龙,马如龙,飞过苏堤健斗风。枊下系船青作缆,湖边荐酒碧为筒。

形式:

竞渡棹歌

宋代-黄公绍

绣周张,绣周张,楼台帘幕絮高扬。谁赋珠宫并内阙,怀王去后去沉湘。

形式:

竞渡棹歌

宋代-黄公绍

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堂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形式:

潇湘神 · 建云斿

宋代-黄公绍

建云斿,建云斿,土风到处总相犹。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形式:

竞渡棹歌

宋代-黄公绍

踏青青,踏青青,西泠桥畔草连汀。扑得龙船儿一对,画阑倚遍看游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