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形式:

诗词简介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纵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能巧妙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翻译

狂风声里,角弓鸣响,将军狩猎渭城郊外。

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马蹄格外轻快。

转眼已过新丰市,不久又回细柳营。

回头远眺射雕荒野,千里暮云平展到天边。

注释

观猎:一作《猎骑》。宋人郭茂倩摘前四句编入《乐府诗集·近代曲辞》,题作《戎浑》。按:唐人姚合《玄极集》及韦庄《又玄集》均以此诗为王维作。猎,狩猎。

劲:强劲。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使用动物的角、筋等材料制作的传统复合弓。

渭(wèi)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鹰:指猎鹰。

眼疾:目光敏锐。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

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雕:猛禽,飞得快,难以射中。

射雕: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都督”,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语出《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

射雕处:借射雕处表达对将军的赞美。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评注

《王孟诗评》:气概(“风劲”句下)。极是画意。

《批点唐音》:格高,语健,老手。

《唐诗广选》:胡元瑞曰:首起句绮丽精工,与沈、宋合调。蒋仲舒曰:发端近古,武元衡“草枯马蹄轻,角弓劲如石”正用右丞语。

《唐诗直解》:“草枯”二句,同是奇语,上句险,下句秀。结处淡而有味,可玩。

《唐诗训解》:发端近古。……枯而疾,尽而轻,甚妙,便是鸷鹰、骏马,矫健当前。结处淡而有味。

《唐诗镜》:会境入神。……三四体物微渺,结语入画。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首美将军猎不违时,声响高华。中写出猎之景与已猎之事,绮丽精工,神凝象外。结见非疆域宁靖曷得此举,闲淡超逸,机圆气足。玩“回看”二字味深,转出前此为目中所见,终不失“观猎”题面。摩诘诗中尽画,岂虚语者!唐仲言曰:结难于联,起难于结。如此起语,唐人亦不多见。结谓边疆宴然,无复有射雕者,所睹独暮云寥寂耳,岂开元全盛之时乎?王玄曰:“草枯”、“雪尽”语比君臣道合也。当共赏音者细绎之。李梦阳曰:通篇妙。结句突出一意,更妙。

《唐诗评选》:后四语奇笔写生,毫端有风雨声。右丞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如《终南》之阔大,则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显之;猎骑之轻速,则以“忽过”、“还归”、“回看”、“暮云”显之。皆所谓离钩三寸,鲅鲅金鳞。

《唐诗摘钞》:全篇直叙。起法雄警峭拔,三四音复壮激,故五六以悠扬之调作转,至七八再应转去,却似雕尾一折起数丈矣。

《唐诗观澜集》:返虚积健,气象万千,与老杜《房兵曹马》诗足称匹敌。

《唐诗意》:雄悍之气,可敌《秦风·驷铁篇》。

《唐诗成法》:“渭城”、“新丰”、“细柳”皆皇都近郊,似非可猎之地,而将军众兵游猎其速其远如此。玩“千里”字、“暮云平”字,意殆有讽乎?通篇不出“观”字,全得“观”字之神。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首不过能品。顾云:三四有是景,人所不及道。

《唐诗别裁》: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起二句若倒转,便是凡笔,胜人处全在突兀也。结亦有回身射雕手段。

《茧斋诗谈》:“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一句空摹声势,一句实出正面,所谓起也。“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二句乃猎之排场闹热处,所谓承也。“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二句乃猎毕收科,所谓转也。“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二句是勒回追想,所谓合也。不动声色,表里俱彻,此初唐人气象。此如“永”字八法,遂为五律准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前半极琢造,然亦全见生气。后半一气莽朴,浑浑落落,不在句字为佳。此等绝尘,沈、宋仿佛,雄才矣。评:起势生动,五六全承第四而下,直骛至结,一片神行。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一起即押韵,精神团足。承联即从上文而来,心灵手敏。收句相称。

《唐宋诗举要》:用流动之笔,与前浓淡相剂(“还归”句下)。吴曰:逆起得势(首二句下)。刻划精细(“雪尽”句下)。收亦不弱(末句下)。

收录诗词(393)

王维(唐)

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相关古诗词

辛夷坞

唐朝-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形式: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朝-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形式:

相思

唐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形式:

终南别业

唐朝-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形式:

赠裴十迪

唐朝-王维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

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

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

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

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

形式:

汉江临泛

唐朝-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形式:

山中送别

唐朝-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形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朝-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形式:

鹿柴

唐朝-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形式:

酌酒与裴迪

唐朝-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