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子 · 玄豹

石羊先生谓郁离子曰:「呜呼,世有欲盖而彰,欲抑而扬,欲掩其明而播其声者,不亦异乎?」郁离子喟然叹曰:「子不见夫南山之玄豹乎?其始也绘绘耳,人莫之知也。雾雨七日不下食,以泽其毛而成其文。文成矣,而复欲隐,何其蚩也?是故县黎之玉,处顽石之中,而潜于幽谷之底,其寿可以与天地俱也:无故而舒其光,使人蝻而骇之,于是乎椎凿而扃鐍发矣。桂树之轮囷结樛,与拷枥奚异,而斧斤寻之,不惮阻远者何也?以其香之达也。故曰『欲人之不见,莫若曶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喑其声。是故鹦鹉絷于能言,蜩蠠获于善鸣;樗以恶而免割,[娄瓜]以苦而不烹。何不翳子之烨烨,而返子之冥冥乎?」石羊先生怅然久之,曰:「惜乎,予闻之晚也!」

形式:

翻译

石羊先生同郁离子谈话时说:“唉,世上有这样的事,你想掩盖,反而更显露;你想抑制,反而更张扬;你想隐蔽不公开,反而名声传播在外,这不是很奇怪的吗?”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你没看见那南山的黑豹吗?它刚生下来时,是浅黑色的样子,人们都不知道它是豹子。雾雨天七日不吃东西,为的是润泽它的皮毛而变成黑色的斑纹。斑纹变好了,却还想隐蔽,这是多么痴呆啊?所以悬黎美玉,藏在顽石中,并潜埋在幽深的谷底,它的寿命可以与天地共存;无故而放射出它的光彩,使人看到它而感到惊骇,于是人们就用锤凿把它的机关打开了。桂树扭曲成结,同栲枥的外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人们带上砍斧寻找它,即使再远再险,人们也不怕找不到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桂)的香味能传出很远啊。因此说,‘要使人看不见它,就不要像黎明那样明亮;想要使人不知道它,就不要像鸣叫那样发出声音’。所以鹦鹉由于能学人语而被拘禁,蝉蜩由于善鸣而被捕获;臭椿树因为味臭而免遭砍伐,王瓜因为味苦而不被烹食。为何不把你的闪烁光彩隐蔽起来,而恢复你的昏暗呢?”石羊先生惆怅了好一会儿说:“可惜啊,我听到你的话太晚了啊!”

注释

揜:同“掩”。

喟然:叹气的样子。

黑会:浅黑色。

“雾雨七日,……而成其文”:《列女传·陶答子妻》载:“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文,斑纹。

蚩:痴呆。

县黎:即“悬黎”,美玉名。据《战国策·秦策三》:“周有砥卮,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扃鐍:门窗或箱箧上可以加锁的地方。

轮囷:屈曲貌。

结樛:缠结。

栲枥:木名。

曶:黎明。

瘖:鸣。韩愈、孟郊《同宿联句》:“白鹤叫相瘖。”

蜩蠠:蝉。

樗:即“臭椿”树。

[娄瓜]:一名“王瓜”,味苦。

烨烨:光闪烁貌,光盛貌。

收录诗词(1622)

刘基(明)

刘基简介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明朝-刘基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形式: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朝-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形式:

夏日杂兴

明朝-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形式:

忧怀

明朝-刘基

伤离惊岁晏,引望起愁端。

落日烟中小,孤云雪外寒。

浮生无限恨,垂老异乡看。

掩泪观梅蕊,中心分外酸。

形式: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

明朝-刘基

旱天多雨意,云日气恒阴。

草木焦枯尽,蛟龙伏匿深。

移家愁地蹙,经国恨年侵。

已矣商岩叟,无人解作霖。

形式:

感叹

明朝-刘基

闻说苏州破,仓皇问故人。

死生俱可悼,吾道一何屯。

北去应无路,南藩自此贫。

凄凉转蓬客,泪尽浙江滨。

形式:

题鉴湖送别图

明朝-刘基

曲岸扁舟舣,澄湖祖帐开。

云生秦帝碣,雨映越王台。

荷气清瑶席,波光滟玉杯。

情深不忍别,欲去更徘徊。

形式:

题太公钓渭图

明朝-刘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澹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形式:

稽句岭

明朝-刘基

白日隐岩嶅,千崖气势豪。

溪流婺女阔,山入少微高。

危石天欹侧,长风谷怒号。

干戈方自此,行役敢辞劳。

形式: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四首

明朝-刘基

积雨累十日,平湖添半篙。

风连箕毕动,云傍斗牛高。

水鹳巢林木,池鱼上野蒿。

农人愁饿莩,采撷到溪毛。

形式: